关税“硬话”难圆,航母“造势”露怯:特朗普对华博弈藏不住的窘境 面对记者追问11月1日生效的100%对华关税能否持续,特朗普先脱口而出“不可持续”,又慌忙补称“是他们逼我的”,这番自相矛盾的表态,彻底暴露了关税政策的“纸老虎”本质。要知道,美国超市40%日用品贴着“中国制造”标签,加税成本最终会转嫁到美国民众和零售商身上——此前对光伏产品加税致安装成本暴涨50%,最后只能悄悄取消,便是前车之鉴。如今连美国财长都公开喊话“不想脱钩”,无疑是给特朗普的“强硬”拆台。 芯片领域的反噬更直接。美国对华芯片禁令实施两年,英伟达在华市场份额从95%跌至零,每年损失240亿美元订单;反观中国,自主GPU已迭代至第三代。眼下硅谷大佬们正组团游说白宫,生怕再折腾下去,美国科技股财报都难掩颓势。 另一边,美军两艘航母现身中国周边的“造势”,同样经不起推敲。所谓“紧急部署”,不过是“华盛顿”号从停火后的巴以地区归位,而美军在西太平洋常年保持1-2艘航母部署本是公开常识,显然是为大选炒作氛围。 值得注意的是,中美沟通渠道并未中断,美财长、太平洋舰队司令近期均与中方有互动;且美军自身底气不足,国会报告显示其造舰速度比中国慢60%,太平洋舰队三分之一驱逐舰还在船坞待修。种种迹象表明,特朗普大概率会在关税生效前找台阶下——毕竟中国若停止供应稀土,美国F-35生产线都将陷入停滞,这场博弈的主动权,早已不在美方手中。
当地时间2025年10月19日,阿塞拜疆空军接收中国和巴基斯坦联合打造的JF-1
【5评论】【1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