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蒋介石在广州誓师,决定北伐击垮北洋军阀,国民党有军队10万人,北洋军

紫水无尘 2025-10-20 16:28:00

1926年,蒋介石在广州誓师,决定北伐击垮北洋军阀,国民党有军队10万人,北洋军阀军队人数大概是75万,双方兵力对比是1:7.5。 北洋军阀方面主要是吴佩孚控制两湖及河南(兵力约20万),孙传芳占据东南五省(兵力约20万),张作霖盘踞东北及华北(兵力约35万) 因为人数上处于劣势,因此国民党制定了 先打吴佩孚,再攻孙传芳,暂时稳住张作霖的战略,北上进攻开始之后,国民党内部有和孙传芳和张作霖有私交的将领,不停的向两人发起电报,使孙传芳和张作霖产生了严重的误判,认为国民党的北上进攻又是一次军阀抢地盘的局部行动,从来就没有想过国民党这次是为了颠覆整个北洋系统,吴佩孚在前线大败之后哀求孙传芳出兵,孙传芳无动于衷,而张作霖甚至窃喜“南方军阀内讧”,他可以坐收渔人之利。 1926年9月,北伐军在占领武汉后,未按孙传芳预期“止步两湖”,反而迅速抽调第四军、第七军等主力,兵分三路向江西发起进攻——江西是孙传芳东南五省的“西大门”,北伐军攻赣等于直接冲击其统治根基。大惊失色的孙传芳仓促调集10万主力驻守南浔铁路沿线,甚至亲自赴九江督战,孙传芳从“观望”转为“全力抵抗”,意识到北伐军要“赶尽杀绝”,而非“抢块地盘就停”。 北伐军经过三次进攻,打下了南昌,击垮了孙传芳主力,孙传芳兵力仅剩3万残部; ​ 此后北伐军按照苏联军事顾问加仑将军制定的“先打弱敌、再攻核心”策略,先取福建、浙江,再围南京,孙传芳始终处于“被分割包围”的被动,1927年3月南京失守后,他率残部逃往山东投靠张作霖,彻底失去东南地盘。 到了这个时候,回过味儿来的张作霖紧急调部队入关,企图挡住北伐军,但是经过了一年多的征战,北伐军总人数已经从 10万人增加到90万人,打张作霖的30多万人易如反掌,张作霖在前线一败涂地,被迫退回关内,在皇姑屯被日本人炸死。 北伐战争胜利是军事和谋略双管齐下的结果,如果一开始北伐军就用10万人对阵北洋军阀的75万人,胜负还真不好说。 张作霖死后,张学良继任,宣布改旗易帜,接受国民政府领导,国民党用了18个月的时间,完成了统一。 整个北伐战争最为值得一提的就是苏联在军事顾问加仑将军,是他详细制定了北伐军的战略,蒋介石对他有极好的印象,抗日战争爆发之后,蒋介石通电苏联请求再派加仑来华,指挥国民党军队战胜日本人,却得知加仑将军早在一年前的肃反当中已经被契卡处决了,蒋介石扼腕叹息。

0 阅读:99

猜你喜欢

紫水无尘

紫水无尘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