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思考怎么定义湖人时,有个不一定对的念头:
都说大小胖是天才,但相比总能把一切都规整得井井有条,连威少都能导盲个四五成的约基奇,东契奇或许并不代表着类似的秩序。
他随时都可能出手投篮,或者在以为他会进攻时再传一道,中距离停球后有一百种方法完成会合,这代表了天赋,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体位够多且没有定式。
我对他独行侠印象最深的比赛,就是24年对快船季后赛,他跟欧文有个节末突然开始疯狂出手,节奏瞬间拉得飞快,没有预兆,没有原因,也谈不上节奏或比赛走势使然,就是突然干拔上了,就硬燃。
所以东契奇虽然是伟大的持球人,传球才华溢出屏幕,论开发是顶级的,但他的球队往往没有与之匹配的秩序、规矩和设计感,他天生有做决策的智慧跟能力,但我会认为,他更多凭直觉和兴致,而不是整个比赛的收益跟规划。
他在独行侠时期就有突然猛打导致比赛后期体能不足的情况,我会认为这跟他比赛的随性感有关。
再结合他外线的身份,本身就很难在不拿球的回合像约基奇一样对比赛施加“引导”,所以东契奇对比赛的形象,很大程度来自他的能量太大,而没有做过针对性的设计与排布。
哪些回合自己打,哪些回合重点捶错位,哪些回合应该压制节奏,东契奇当然有分辨的能力,但冷不丁窜出的“要不我来一zhei个”的本能随时会占领高地。
这是另一种天才,以我为主,绝不内耗,并且他能力够强,大多数时候你没理由说服他不这么做。
也是这个原因,东契奇的球队是什么形状,有一大块始终不变,但另一块变得很厉害:
五外的独行侠,和24独行侠,以及25/26湖人,都会有一部分内容完全不同,因为东契奇极少参与到“文森特/斯玛特/PJ突然想持球耍两个”回合,同时他多传一次的习惯,也注定他们(甚至范德彪)都会有这么一些回合。
在这些回合里,五外独行侠有爆种的潜力,24独行侠被欧文和对雷霆时的PJ做了收束,25湖人呈现出拼图的迷茫,26湖人,则很可能在艾顿、斯玛特等人比拼图多出的处理能力中,变成一支波动极大的“点子王”型球队。
这并不代表好事或坏事,而是单纯的“事”本身,引导到何处,就看东契奇要不要做改变——我倾向于他不会——以及勒布朗、里夫斯和雷迪克,能不能把剩下的部分收束起来。
这不算是对湖人的分析和拆解,单纯是关于东契奇比赛形态的一点念头[开学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