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第二次长沙会战,湖北籍军人郑贵玉捅死第一个日寇后,感觉日军的三八枪刺刀又长又轻便,便捡起鬼子的步枪冲向第二个日寇。 郑贵玉,1920年出生在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1937年日军往华中推进,长阳遭殃。1938年12月郑贵玉参军了,进了国民党79军补充4团。团长叫罗中华,部队当时在招新兵,郑贵玉和其他人一起接受基本训练。 1939年,部队看他有潜力,保送他去黄埔军校第八分校第17期16总队2大队6中队。1940年因为前线战事紧急,他提前毕业了,当上79军98师293团2营6连少尉排长。 郑贵玉上任后,部队调动频繁,他负责排兵布防,士兵挖战壕,设铁丝网。战斗间歇,修枪支保持战斗力。他熟悉战场,学会快速看敌情。 4月,上级调他们去湖南打长沙会战。第二次会战从9月开始,中国第九战区部队阻击。郑贵玉的293团在岳麓山脚布阵。 白天他们换便装,假装卖东西进城侦察,记哨岗和火力点。晚上回营汇报,士兵围坐讨论。郑贵玉带排潜伏,握中正式步枪等信号。夜里敌人小队接近了,一个日军被击中肩膀,倒地挣扎。 郑贵玉上前刺胸,刀刃进深,血涌出。拔刀发现自家刺刀弯了,不能用了。 地上敌尸旁,有一把三八式步枪掉落,刺刀直长半尺。郑贵玉拾起握着试了下重量,轻便好使。第二个日军侧扑,他端着刀冲上去了。 郑贵玉握着三八枪迎击,闪避一刺,反挑破其臂。枪声密集,第三个日军跃出,挥刀横扫。郑贵玉蹲下闪避,向上刺腹。 三八式步枪是日军制式,明治38年定型,口径6.5毫米,枪长127厘米,刺刀长40厘米,总重4公斤左右,比中正式轻,适合拼杀。 白刃战中,郑贵玉又捅死了第三个鬼子。战斗结束后,郑贵玉发现自己的左腹不知何时中了刀,流血不止,郑贵玉突然虚脱,因失血过多昏死过去。 战友们叫来担架把他抬到了后方,到了军部医院抢救后,郑贵玉苏醒过来,他才知道自己的肋骨断裂、髋骨受伤。 长沙会战是中国正面战场重要一仗,第二次从1941年9月6日到10月8日,日本11军想占长沙,牵制中国军。薛岳指挥第九战区,用天炉战法诱敌深围歼。 日军10万多,中国军30万,战斗激烈。日军用坦克炮,中国缺重武器,靠步兵硬扛。会战中国胜了,杀伤日军4万多,自己损失2万。 战场上啥都可能发生,聪明选对工具能救命。郑贵玉用行动证明了实用主义。长沙会战历史课本有,值得多学。日军当然强,但中国军不屈。郑贵玉晚年讲这些,教育年轻人。
最初拟定开国上将名单里,原志愿军第9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王建安名列前位,而最后下
【6评论】【3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