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到了英国一公司放弃四天工作制的热搜,心想不会又是新闻学魅力时刻吧?搜了一下发现还真有这事儿,这是一家在威尔士卡迪夫的咨询公司叫Lumen SEO,他们说要放弃四天工作制不是因为搞不下去了,而是因为搞得效果太好了,于是就转向了更弹性的一周32小时工作制,不限时间和地点。这家的公司创始人说,这样做能够最大程度释放灵活性,员工心理健康和留存度都有提高。
疫情之后,固定上下班的人确实越来越少,work from home的比例却越来越高,一方面是尝到了在家办公对于员工和用人单位的成本下降,另一方面是经济确实不好,很多老外都是打两份工,工作时间设计的越弹性,兼职的时间就可以越长。当然,对外来务工人员和留学生来说,兼职是有总时间限制的,所以工作制短对他们也有好处。
我在英国已经待了快六年,打交道的外国人并不少,白人老外表面上干得少,其实是工作心态不一样。有时候我也纳闷,在工作日的酒吧、街上或者躺在公园草坪里的人,他们不工作的吗?可如果去伦敦金融城看看,凌晨两三点灯火通明,每次半夜刷朋友圈还在各种发东西的,十有八九来自那帮伦敦金融圈的人。所以无论什么地方,会卷的人还是在卷。
不过我觉得,有些老外把生活和工作的界限分得很开,是让我挺佩服的。我有个朋友是英国非常知名的汽车活动主办方,最近买了一台比亚迪,我劝他说:“你应该去找BYD UK聊聊,以你这咖位,当个明星车主多好,没准还帮你把买车钱省了” 他却很严肃说:“DK,生活是生活,工作是工作,不要搞混。” 这才是分得清,另外我还有个汽修工朋友,他就一个原则“周一到周六什么时间都能工作,但周日不上班”,有一次另一个朋友的车坏了,周一要出远门,给汽修工朋友开了两倍的工时费他也没接,说原则不能变。
说实话,做自媒体的人没有四天或五天工作制的区别,有时也没有什么原则,尤其是在英国——要同时扛着七八个小时的时差,刚起床,欧洲的邮件一封封涌来,刚躺下,国内又开始上班了,我有事就想,睡个屁啊,消息该回就回吧,但老外是真不给你回。
记得我在autocar实习时,一天的任务就是收发邮件、查订阅数据。那时我才知道,英国人回邮件有“三不”:不urgent不回,下班不回,度假不回。当然这两年,很多跟中国打交道的英国人也开始用微信了,微信他们就会回,看来也是被卷到了。
所以我并不羡慕“四天工作制”,自媒体事业决定了时时刻刻都要保持职业状态,工作是谋生,事业才是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