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大快人心,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也,不是不报,时机未到。你美国不是要把北约扩到俄罗斯家门口么,想俄罗斯也不是逆来顺受的主,这不机会就来了。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北约这几年东扩的速度有多快,大家都看在眼里。原本冷战结束后说好“不再东扩”,结果美国非但没收手,反而越走越远。波兰、罗马尼亚、立陶宛、爱沙尼亚,全成了北约的前哨。 马德里峰会上,北约直接宣布把快速反应部队从4万人扩到30万人,还顺手把芬兰、瑞典拉了进来。波罗的海几乎成了北约的“内湖”,俄罗斯在欧洲方向的出海口被死死卡住。 英国增兵爱沙尼亚,德国加码立陶宛,美军第五军司令部干脆长期驻波兰,十万美军盯着俄罗斯边境,这架势哪像防御,分明就是逼人动手。 俄罗斯能忍?肯定不能。眼看北约步步紧逼,俄罗斯干脆反手来了一招“以彼之道还施彼身”,把导弹放到了古巴——美国的后院。 这次要部署的“榛树导弹”,可不是一般货。射程5500公里,末端突防速度能飙到10马赫。 你别看这几个数字抽象,换句话说就是:它能从古巴直接覆盖美国全境,从东海岸的纽约、华盛顿,到西海岸的洛杉矶、旧金山,甚至夏威夷都跑不掉。 更要命的是它的速度。美国花了那么多钱建反导系统,“萨德”能拦3马赫的目标,“爱国者-3”最多5马赫。可“榛树”能飞到10马赫,直接把美军的反导系统打成筛子。全球能拦得住它的系统,两只手都数得过来。 这意味着,一旦局势紧张,美国就得24小时提心吊胆,因为任何风吹草动都有可能意味着导弹起飞。 有人说,这像是翻版的“古巴导弹危机”。确实,1962年,苏联也干过同样的事,当时在古巴部署导弹,美国一发现就急了,差点掀了核大战。最后是美国答应撤掉在土耳其的导弹,危机才算结束。 但现在这次,情况不一样。那时候苏联没正式协议,是“暗中操作”,这次俄罗斯和古巴可是签了实打实的军事合作协议。 2025年3月两国签署,10月普京就批准了部署,这速度背后全是北约逼出来的结果。协议一落地,联合军演、军官培训、技术援助全安排上。导弹部署这一步,说白了只是顺势而为。 有意思的是,这一切都合法合规。俄罗斯说得也直白——这属于俄古之间的主权事务,跟美国没关系。美国有资格在别人家门口摆导弹,却没资格干涉别人自家合作。 古巴愿意让俄罗斯来部署导弹,也是有自己的算盘。美国这些年对古巴的制裁可没少下手,经济被掐得够呛。 现在抱上俄罗斯这条“大腿”,不仅能在安全上多一层保障,还能换来不少经济援助。俄罗斯可以提供能源、粮食、设备,这对古巴来说是雪中送炭。 而且古巴这次显然也吸取了历史教训——上世纪60年代那次导弹危机,最后苏联一撤,古巴被晾在一边。这回古巴可不会再让自己变成“棋子”,有协议、有合作、有利益绑定,是真把自己摆到了桌上。 消息一出,美国那边立刻跳脚。白宫发言人第一时间喊“严重安全威胁”,要求俄罗斯立刻停止行动。五角大楼忙着调卫星、增侦察,北美防空司令部进入高度戒备。 可问题是,他们真拿俄罗斯没什么办法。俄罗斯嘴上说得也漂亮:“榛树导弹是防御性武器,部署是为了国家安全。” 这话是不是熟悉?美国自己在波兰、罗马尼亚搞反导系统时,用的就是这套说辞。现在被别人原封不动还回来,真是报应不爽。 美国国内也炸锅了。反对党议员批拜登政府“太激进”,说是咎由自取。还有军事专家警告:这事要是处理不好,可能会引发新一轮军备竞赛,美俄关系会更加对立,到头来还是美国吃亏。 更尴尬的是,美国的盟友这回也没啥热情。欧洲那边一副“别扯我”的样子,最多嘴上说两句“关注局势”,没人敢真替美国出头。毕竟美俄真要闹翻,最先遭殃的可是欧洲大陆。 从军事上看,俄罗斯这步棋堪称精准反击。北约在东欧部署“海马斯”、反导系统,是想压缩俄罗斯的生存空间。现在俄罗斯反手把导弹放到古巴,相当于把战场从自己边境挪到美国身边,让美国也尝尝被威胁的滋味。 美国这几十年来一直在别人家门口耀武扬威,现在轮到自己后院被人架导弹,终于知道什么叫“安全焦虑”。北约就算有30万快速反应部队,也挡不住古巴方向来的10马赫导弹。 更关键的是,这种导弹机动性强,不像老式发射井容易被端掉。打一发就能换地方,美国想防都防不住。可以说,俄罗斯这一招不仅是军事回敬,更是心理战,把美国的“战略安全感”彻底打碎。 从北约东扩到古巴导弹,世界格局的博弈一直在变。美国过去那种“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霸权逻辑,现在越来越行不通。俄罗斯用实际行动告诉全世界:你可以威胁我,我也能让你睡不安稳。
普京为特朗普提出结束战争的条件本周,克里姆林宫主人普京在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
【11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