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换人当天,中方的回应没有祝贺,只有对高市早苗的忠告! 高市早苗在21日敲定成为日本第 104 任首相。这事儿还有个打破历史的意义 —— 她成了日本自战后以来第一位女首相,整个过程比外界预想的还要快。 选举结果公布前,石破茂领导的旧内阁已经提前一步集体递交辞呈,主动把权力交接的通道让了出来。 按照日本政坛的惯例,高市早苗接下来会马不停蹄敲定新内阁成员名单,从阁僚人选到部门分工,最快下周就能正式执掌日本的军政大权。 高市早苗上台这件事,最让周边国家关注的,其实是日本外交方向可能要拐的弯。 之前不少日本媒体和国际智库就扒过她的竞选表态,她在公开场合多次强调要 “深化日美同盟关系”,甚至提到要 “配合美国在印太的战略布局”,涉华问题上更是没少放硬话。 有长期研究日本政治的学者直言,要是她真按竞选时的说法推政策,这届日本政府大概率会成为 21 世纪以来,对中国态度最激进、亲美反华色彩最浓的一届。 中国这边早就盯着日本政坛的动向,高市早苗当选的消息一确认,中国外交部的回应没走 “祝贺” 的常规流程,反而直接给出了明确的忠告。 外交部发言人在记者会上说得很直白,希望高市早苗领导的新政府能带着日本跟中国 “相向而行”,核心就两条硬杠杠 —— 一是必须恪守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的各项原则,二是得守住在历史、台湾等重大问题上的政治承诺,没给模糊空间。 这四个政治文件可不是随便提的,从 1972 年的《中日联合声明》到 1978 年的《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再到后来的《中日联合宣言》和《中日关于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联合声明》,这四份文件是中日建交几十年来的 “压舱石”。 尤其是台湾问题,中方早把话摆得清清楚楚 —— 这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没有任何妥协余地。 高市早苗之前在这个问题上没少踩线,比如她曾公开称 “台湾是日本的重要伙伴”,还跟台湾地区的某些政客有过不当互动,甚至在日本国会提过要 “加强对台合作”。 这种表态让中方不得不提前警惕,所以回应里特意点出 “台湾问题”,本质就是给新政府划好红线,别碰底线。 其实高市早苗要是真铁了心搞激进对华政策,最先难受的可能是日本自己。 中日经贸关系早就是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的状态,2024 年中日双边贸易额虽然受些外部因素影响略有波动,但仍稳定在 3000 亿美元以上。 日本的丰田、本田这些汽车巨头,在华工厂一年的产量占它们全球总产量的三分之一还多。 中国生产的电子元件,比如半导体材料、显示屏核心部件,日本的索尼、松下这些消费电子企业也离不开。 要是新政府搞贸易限制或者政治对抗,这些扎根中国市场的日本企业首先得头疼。 从地区安全角度看,日本要是跟着美国搞 “反华小圈子”,比如在美日印澳 “四方安全对话” 里更积极挑事,只会让东亚局势更紧张。 说到底,中方不发祝贺而是给忠告,不是不给日本新政府面子,是看清了潜在的风险,也是在维护中日关系的基本盘。 要是真一头扎进对抗的死胡同,最后大概率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郑丽文这一次学聪明了!在赖清德,民众党纷纷对高市早苗成为日本首相发出贺信之后,这
【6评论】【1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