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美欧针对大陆留学生的洗脑与驯服策略,已经充分暴露。海归女博士卓拉(蒙古族)给西方反华势力递刀子,其论文将“大陆民众吃肉”与“巴西雨林”进行关联,其出发点极为恶毒。 2019年10月15日,著名科学期刊《自然》刊发了一篇研究,研究作者卓拉是蒙古族海归博士,毕业于荷兰特文特大学,现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研究员。 她的论文把中国肉类消费和巴西雨林保护这两个本来距离遥远的领域扭在一起,意思是中国人吃肉和巴西雨林遭破坏有关。 这个结论一出来,随即被《纽约时报》拿去大做文章,分析说中国减少进口美国大豆转而向巴西采购才是雨林消失的罪魁祸首,这篇学术研究瞬间变成了一把政治武器。 而类似的情况并不是孤例。清华大学的教授吴日强,同样在哈佛、斯坦福这样顶级学府工作过,他提出让中国主动减少“东风”导弹,换取美国的信任。 这种观点一抛出来,迅速就在学界和公众中掀起很大波澜,网上骂声一片,但同时也有不少人思考,这些海归学者为什么总是站在西方的观点上看待中国,甚至一些看法直接被国外媒体引用当作攻击中国的依据。 其实拿中国肉类消费和巴西雨林砍伐这些国际问题关联起来,并不是不能研究,毕竟全球化让各国更加关联,大家都得面对环境保护和资源优化这些现实难题,难道西方国家就不吃肉么? 可是西方媒体总习惯把中国的行为夸张放大,制造焦虑,忽略了自己曾经的历史,英国伦敦工业革命时期雾霾重到被称为“雾都”,也没见到他们考虑过生态保护,现在反倒用放大镜来挑中国的毛病。 这种情况本质上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思想较量。中国一些学者在国外长期学习和生活,容易被西方主流舆论影响,有些观点确实更容易迎合外部的叙事,也更容易被利用来指责中国的选择和政策。 很多时候这些学者只是用学术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但当他们的研究变成了媒体口中的“武器”,会让人担心学术的独立性、国家的利益该如何平衡。 社会怎么看待这种现象,如何让学术既有自己的价值,又不沦为政治角力的工具,这其实是每个人都应该思考的现实。 倒不是说讨论肉类消费和雨林破坏就应该回避,而是研究和话语权都有责任,不能只挑一方,忽略了全球历史和现实。 无论是卓拉的论文,还是吴日强的建议,它们背后的争议和反响,都折射着大国之间的竞争早已不仅停留在贸易和外交层面,而是在知识和观点领域展开较量。 这件事也提醒我们,怎样去理解、保护自己的学术自信和文化立场,比单纯批评某一观点更加重要。

金丝猴
这种卖国求荣的叫畜就应该被制裁,撤职查办,让它们付出代价
欧神
不是少民吃肉有补助吗?草原的不是变成能歌擅舞了吗?
用户11xxx28
行政企事业单位应该禁止招收海龟。
平平安安 回复 10-25 13:25
董明珠的思路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地平线
我们不买美国大豆,就是想让美国推平豆田恢复草原,我们是在环保,这女的啥都不懂
渡了 回复 10-26 22:26
美国农场是杀光印第安人得来的。
6789278
去外蒙吧!那适合你!
用户18xxx10
最新研究表明,就是桌拉类殖人放屁太多导致地球温室效应!
Kgreenhty
出国留学回来就成汉奸了!玛德嘿嘿嘿
用户92xxx91
文科留学生不说全部是,大部分都是到到判徒,应该不承认除艺术类文科留学生学历。
甲壳虫
内外勾结
窈窈冥冥
他们的牛羊把草地吃成了沙漠愣是不说
用户10xxx44
因为背后有英美给他们喂食作为狗就是有献媚的觉悟
天阅
注意他们利用少数民族同胞做文章
渡了
美国农场主的土地下面躺着千万个印第安人的尸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