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12月,黄华突然接到中央的调令,乔冠华被撤掉外交部长一职,由他接任。黄华不解,他看向李先念,李先念却指了指耳朵。为何乔冠华突然被撤职,李先念这个动作又是何意? 乔冠华出生在1913年的江苏盐城,从小家境不错,接受过良好教育。他16岁就考上清华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去德国留学,拿到了图宾根大学的哲学博士学位。留学时候,他接触到马克思主义,开始关注国际问题。抗日战争爆发,他回国搞新闻工作,在重庆当编辑和记者,写了不少国际评论。1939年,他通过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投入革命。 新中国成立后,乔冠华进了外交部,参与了很多国际事务。1954年,他跟着周恩来去日内瓦会议,负责联络和起草文件。1971年,他带队去联合国大会,发表演讲,帮中国争回席位,那时候风头很盛。1974年11月,他升任外交部长,继续处理对外关系,直到1976年被免职。他的外交经历覆盖了多个关键节点,推动了中国在国际上的位置。 黄华也生于1913年,在河北磁县长大,原名叫王汝梅。他上燕京大学学历史和文学,英语特别溜。1936年,他作为进步学生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搞抗日救亡。新中国后,他当过驻加纳大使、驻埃及大使啥的,攒了不少外交经验。1971年,他成了中国第一个常驻联合国代表,领着团队处理各种议题。 1976年12月,黄华接了外交部长的位子,此后参与了好几场双边谈判。他的职业路子从学生运动到高层外交,跨越了多个阶段,推动了中国对外交往的进展。 1976年,毛泽东主席去世,国内政治格局大变,中央开始整顿。乔冠华从1974年起当外交部长,之前在联合国等工作做得有成绩,但这时候他的立场出了问题。他没及时调整,没管住手下,对一些派系活动没制止,还劝别人别插手,这让中央不满意。 12月,黄华在美国联合国总部干活,突然接到中央电报,让他赶紧回北京接外交部长,乔冠华同时被免职。黄华对这事不明白,乔冠华能力强,没啥大错。他回国后见李先念,问乔冠华撤职的事。李先念没直说,指了指耳朵,意思是乔冠华陷进泥潭,已经没到耳朵,政治敏感度不够,没听出风向变了,还踩进错的地方。 黄华又去问叶剑英,叶剑英说乔冠华对某些不当事睁眼闭眼,甚至护着点,这在中央整顿里成了靶子。乔冠华判断失误,没跟上中央步子,是撤职关键。李先念的手势是个比喻,点出乔冠华的错,也提醒黄华要警惕。乔冠华撤职因为立场不稳,没适应新形势。 那年政坛,谁站稳就看能不能紧跟中央。乔冠华聪明一世,但在这关口栽了。李先念指耳朵,其实是说他耳朵被泥堵了,听不见信号,深陷其中。黄华通过这些对话,搞清了来龙去脉,也明白新职位得小心。 乔冠华撤职后,接受审查,在北京家里待着,活动受限。审查拖了好几年,他主要在家看书,处理私事,没公开露面。1983年,他身体出问题,得肺癌,在医院治病,医生常检查,但病情恶化。9月22日,他在北京去世,70岁。家属办了简单葬礼,亲友来悼念。 黄华接外交部长后,马上上手工作。1979年,他参与中美建交,在北京跟美方谈协议细节,推动正式关系建立。谈判桌上文件多,他审条款,确保中国利益。随后,他帮中日关系正常化,跟日方官员见面,交换文件,促成和平友好条约。1982年11月,他卸任外交部长,转其他岗位,继续干国家事。 2010年,黄华年纪大,健康不行,在北京医院治老年病,医生管着。11月24日,他在北京去世,97岁。国家办追悼会,外交界人来,回顾他贡献。
罕见的信号!特朗普在台湾问题上表了态!特朗普表示,预期两国在台湾问题及其他领域将
【112评论】【5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