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防长亲口确认,42架歼10不是空谈!但未必是歼10C
10月16日,印度尼西亚国防部长斯贾夫里在雅加达国防部办公室正式对外确认,印尼空军将通过国防部向中国采购歼10战斗机。尽管他并未透露具体的技术细节,但据当地权威媒体《共和报》披露,印尼国防部的采购目标高达42架。
【印地媒体对此次军购的报道】
印尼空军副总参谋长特迪·里扎利哈迪中将在回应相关询问时,也证实了该采购计划的真实性,并将具体执行事宜交由国防部全权负责。印尼此次决定引进歼10战斗机,是基于其迫切的国防需求与复杂的战略环境所作出的综合性抉择,背后隐藏着深层次原因。图:长春航展的歼10C首先,印尼空军主力机队的老化问题已刻不容缓。其现役的F-16与苏-30机队,尽管仍是空中力量的中坚,但机龄普遍较长,整体技术状态已落后于时代,即将退出战斗序列,形成编制上的空缺。为维持其空军战斗力,印尼近些年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其中包括通过美国的“战隼之星”项目及中期升级计划,采购了两个中队的二手F-16战斗机,并将它们升级到F-16 Block 70/72的标准。
【美国为印尼提供的F-16 block 70升级机型,由美军退役的F-16 block 25改进而来】
然而,这些升级都是基于老旧机体平台进行的改造。平台的原始设计限制了其潜力的进一步挖掘,且机体结构的寿命有限,难以再次进行延寿升级。况且,仅靠两个中队的F-16V,远不足以满足印尼这样一个幅员辽阔的群岛国家未来的制空与作战需求。因此,寻找一款性能先进、供应稳定且能形成规模的战斗机作为替代品,成为印尼空军的当务之急。其次,印尼长期奉行“多元化”武器装备采购政策,旨在避免在国防安全上过度依赖任何一个国家。这一策略有其历史教训。图:印尼空军的F16此前,印尼曾因国内政治事件,导致美国政府对印尼实行军事援助禁令,使其F-16机队的零部件供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受到严重影响,战备完好率大打折扣。这一经历让印尼深刻认识到,关键装备的供应依赖单一国家所带来的巨大风险。引入中国制造的歼-10战斗机,正是为了在美制与俄制装备之外,构建第三支可靠的空中力量来源,减少被制裁断供的风险。
再者,今年5月巴基斯坦装备的歼-10CE战斗机,在与印度装备的法国“阵风”战斗机的空战中,创下了近乎碾压的优异战绩,向世界证明了中国四代半战斗机,已具备与世界其他顶尖四代半战机一较高下甚至超越的实力。对于寻求高性能装备的印尼而言,歼10CE的出色表现无疑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最后,更深层次的动因来自于区域战略格局的演变与印尼自身的政治考量。近年来,美国全球战略呈现收缩态势,其在东南亚的影响力相对减弱,而中国在该地区的经济与政治影响力则持续上升。作为东盟的创始成员国,印尼一直抱有在东盟内部发挥更大领导作用的雄心。要达成这一目标,处理好与作为东盟最重要对话伙伴的中国之间关系至关重要。因此,此次军购交易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拉进印尼与我国之间的关系。关于印尼具体将采购歼-10的哪种型号,目前存在一种推测,印尼采购的可能并非最新的歼10CE,而是中国空军准备退役的早期型号歼10B。
【歼-10B战斗机与歼10C外形区别很小,其装备的是无源相控阵雷达】
这一推测并非空穴来风,因为印尼在资金上很可能已经支撑不起42架歼10C的花费了。近年来,印尼参与了太多的军机项目。其与法国签署了价值高达81亿美元的42架“阵风”战斗机订单。同时,又积极投资韩国的KF-21“猎鹰”战斗机和土耳其的“可汗”五代战斗机。所以印尼有限的主力战斗机队编制和国防预算,其实已经被这些项目占据了相当大的部分,能够分给歼10的份额并不多。
【印尼参与投资土耳其五代机“可汗”项目】
在此背景下,若购买42架单价4000万美元的歼-10CE,来填补老旧F-16和苏-30退役带来的编制空缺,从性价比角度看并非最优选择。相比之下,中国空军淘汰的歼-10B战斗机,作为二手装备,其价格无疑会低廉许多。尽管歼-10B在雷达、电子战能力以及部分航电系统与通信方面较歼-10C略逊一筹,但其整体性能也不弱,远超印尼现役老旧的F-16与苏-30战斗机,足以满足印尼的需求。更重要的是,作为现成的库存装备,一旦订单签订,这些歼-10B可以迅速交付,形成战斗力,及时填补老旧机型退役后留下的战力空白,实现空军力量的平稳过渡和无缝衔接。综上所述,印度尼西亚采购歼-10战斗机的决策,是其应对内部装备更新压力、外部战略风险以及区域格局变化的综合性战略举措。无论最终采购的是歼-10B还是歼-10CE,都标志着中国高端军事装备在国际市场上获得了又一个用户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