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学者说:“中国和西方本质的不同就是,中国是国家控制资本,西方是资本控制国家!”她接着说,这和市场无关,问题是如何监管市场,如何治理市场?当现在的科技需要企业规模化经营的时代,大型企业的出现不可避免,关键在于是否受到监管?他们在为谁的利益工作?现在资本主义无法维持西方世界已经取得的发展水平,他们正在去工业化! 这事儿真跟市场本身没啥关系,不是说谁搞市场谁不搞,关键是怎么管市场、怎么治市场。现在科技发展到这份上,企业想搞点像样的创新,没规模根本玩不转,大型企业冒出来是必然的。 但大企业一出来,问题就跟着来:得有人管着它吧?它到底是为少数人谋利,还是为整个社会的利益干活?这才是区分两种模式的关键。 先看西方那边,就说美国吧,硅谷的科技巨头一个个长得比谁都大,苹果、谷歌、亚马逊,哪个不是手眼通天?早年脸书搞数据泄露,国会听证会开了一轮又一轮,最后也没怎么着,罚款数额对他们来说跟挠痒痒似的。 为啥管不动?因为这些资本早跟政治绑一块儿了。2024年美国大选,光科技行业的政治献金就破了纪录,那些议员拿了钱,制定政策的时候能不偏着资本吗? 资本一旦说了算,就不会管什么国家长远利益,眼里只有短期利润。这些年西方喊着“去工业化”,不是他们不想搞工业,是资本觉得搞工业赚钱慢、麻烦多。 把工厂搬到劳动力便宜的发展中国家,自己在家搞金融、搞服务业,赚快钱多舒服。可工业一丢,产业链就断了,2023年欧洲能源危机的时候,连基本的化工原料都缺,就是因为之前把化工厂都关了。 美国更明显,底特律的汽车城早就没了往日的样子,铁锈地带的工人失业几十年,政府也没真正解决问题,因为资本根本不关心那些工人的死活,他们的钱都投到华尔街的金融游戏里去了。 再看中国,咱们也有大企业,像华为、腾讯、阿里,规模一点不比西方的小,但这些企业得跟着国家的方向走,得承担社会责任。 华为搞5G研发,投入上千亿,不光是为了自己赚钱,也是为了中国的通信行业能在全球有话语权,这背后有国家战略的引导。疫情的时候,腾讯、阿里捐钱捐物资,搭建线上服务平台,要是换成西方的资本,首先考虑的肯定是会不会影响自己的股价。 国家控制资本,不是要把资本管死,是要让资本往对国家、对老百姓有利的地方去。比如这些年国家鼓励资本投到新能源、半导体这些“卡脖子”的领域,就是为了打破西方的技术垄断,不让别人卡咱们的脖子。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全球第一,背后就是资本跟着国家战略走,投研发、建工厂,才有了现在的成绩。要是像西方那样,资本想投哪儿就投哪儿,说不定都跑去搞房地产、搞金融炒作了,哪还有心思搞这些需要长期投入的硬核产业。 而且中国对大企业的监管从来不含糊。之前阿里搞“二选一”垄断,国家直接出手反垄断调查,罚了款,还要求整改,就是要防止资本无序扩张,不能让大企业欺负小商家、损害消费者利益。 还有数据安全,国家出台了《数据安全法》,要求企业不能随便收集、滥用用户数据,这跟西方那些科技巨头随意泄露用户信息形成了鲜明对比。 中国这么做,不是要否定市场,而是要让市场在国家的引导下更好地发挥作用。资本是工具,得用好了,才能为社会创造价值,而不是让资本牵着鼻子走。 西方的资本主义模式,现在已经明显跟不上时代了。资本只追求利润最大化,导致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社会矛盾越来越尖锐。2024年法国黄马甲运动又起来了,就是因为老百姓觉得日子过不下去了,而资本和政客还在忙着自己的利益。 他们的去工业化更是把自己逼到了死胡同,没有工业支撑,科技研发也会慢慢跟不上,毕竟很多科技成果都得靠工业来转化。中国不一样,我们守住了工业的基本盘,还在不断升级,从低端制造到高端研发,一步一个脚印。 国家控制资本,就是要保证发展的方向不偏,保证资源能用到最需要的地方,保证老百姓能分享发展的成果。比如这些年中国搞乡村振兴,大量的资本投入到农村,修公路、建学校、发展特色产业,就是为了让农村也能跟上城市的发展,不让贫富差距拉得太大。 西方的资本可不会干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农村没利润,他们才不会把钱投到农村去。这就是两种模式的根本区别:中国是让资本服务于国家和人民,西方是国家和人民被资本绑架。 现在西方还在嘴硬,说中国的模式不行,可事实就摆在那儿。中国的经济还在稳定增长,产业链越来越全,科技实力越来越强,老百姓的生活也在越来越好。
外国学者说:“中国和西方本质的不同就是,中国是国家控制资本,西方是资本控制国家!
史鉴奇谈
2025-10-22 06:04:47
0
阅读: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