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战略界开始转向了!美战略界警告,因为台湾问题与中国发生战争,美国得不偿失!1

乐天派小饼干 2025-10-22 15:55:29

美国战略界开始转向了!美战略界警告,因为台湾问题与中国发生战争,美国得不偿失!10月18日,美国智库“国防重点”亚洲事务主任莱尔·高德斯坦撰文指出,华府不应背离“一个中国”政策,美国长期奉行的“战略模糊”仍是维持台海稳定的关键,但如今部分决策者显然高估了“保卫台湾”的可行性。为了全面遏制中国,美国采取的一系列削弱“一中”原则的操作,不仅未能提升安全感,反而让中美在台湾问题上一步步逼近战争的悬崖。 在美国,一些决策者“保卫台湾”的声浪越来越高,但来自“国防重点”智库的分析师莱尔·高德斯坦却给出了一份截然不同的评估。 这份评估是基于美军内部兵棋推演的数据,它揭示了一个残酷现实:介入台海冲突,对美国来说根本不是一场稳操胜券的海外行动。 这更像一场可能引爆本土灾难的豪赌,赌上的筹码高到超出了任何可能的回报,这种巨大的风险,正在迫使美国战略圈重新审视自己一直以来的模糊立场。 现代冲突,说到底就是抢时间,可是在台海,时间完全不站在美国这边,根据美国军方推算,解放军只需要短短72小时,就能对台湾周边海域形成严密封锁。 这个速度的战略意图很明确:在美国主力部队赶到之前,就牢牢控制住战场。 反观美国,要想从本土调动航母战斗群等核心力量,最少也需要21天,这段漫长的时间差,几乎宣判了死刑。 等到美军舰队千里迢迢赶到时,面对的是一个已经无法挽回的烂摊子。 更重要的是,像“东风-27”这样的高超音速导弹,射程能覆盖到关岛和菲律宾海,等于直接把美军的前沿基地和航母置于威胁之下。 这种能力迫使美军只能在更远的地方集结,进一步拉长了本就紧张的时间线,让快速介入成了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美国的亚太战略,有两个关键支点:一个是台湾自身的防御,另一个是区域盟友的支持。 但现在看来,这两个支点都出现了严重的“空心化”迹象,台湾自己宣传的“豪猪战略”听起来很唬人,可现实却不忍直视。 重金买来的108辆M1A2主战坦克,竟有接近一半因为缺零件而动弹不得,承诺的66架新F-16V战机,到现在只收到了12架,配套的导弹更是连需求的三分之一都不到。 高德斯坦说得不客气:连基本装备维护都成问题,战时这些武器可能就是一堆“废铁”。 美国最看重的日本,态度也相当微妙,美军若要使用日本基地,就需要1.2万名自卫队人员提供后勤,但在基地所在的冲绳,民调显示高达78%的民众,压根不想被卷进台海的浑水里。 即便日本政府顶着压力参战,其海军旗舰“出云”号航母也难堪大任,它只能带8架F-35B,还没有预警机,实战中生存能力堪忧,被评价为“移动靶”也不为过。 对美国来说,这场冲突最可怕的地方在于,它的后果会直接“反噬”到本土,战争一旦打响,全球供应链会立刻断裂。 美国最先进的F-35战机,电路板里有12%的零件来自台湾企业,而这些企业的原材料又得从大陆来。 民生领域更惨,美国蓬勃发展的电动车产业,80%的稀土加工都依赖中国;医院里救命的核磁共振设备,65%的核心磁体也来自中国。 最让人不寒而栗的是核战争的风险,退役上将詹姆斯·斯塔夫里迪斯就警告,如果美军在常规战中惨败,很可能为了挽回面子而动用核武器。 但一旦突破核门槛,鉴于中国声明会全面核反击,结局可能就是高德斯坦描述的:美国城市沦为一片废墟。 所以,这笔账算下来再清楚不过了,无论是从军事时间、盟友战备还是本土风险来看,干预台海都是一笔“亏到血本无归”的买卖。 赌上的是航母舰队、经济命脉甚至城市安全,动摇的是全球盟友体系和地区主导权,或许,是时候让那些不切实际的强硬言论降降温,重新冷静计算一下这背后的真实代价了。

0 阅读:73

猜你喜欢

乐天派小饼干

乐天派小饼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