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嘴上嫌弃中国导弹,其实羡慕的要死,暗地里偷偷搞逆向研发,坚信他们可以将技术装到印军国产战机上! 这个计划产出普里特维导弹,射程几百公里,用固体燃料发动机,卡拉姆负责整体协调,1988年首次测试成功。接着是阿格尼导弹,中间射程弹道型,1989年发射时他亲自把关热防护设计。1990年代搞特里舒尔导弹,短程地对空,验证雷达导引。1992年到1999年,他当DRDO主任,推动本土化生产,减少进口依赖。2002年选上总统,任内到处演讲推科技教育,卸任后写书分享导弹经验。2015年7月在什隆演讲时心脏病发去世,享年83岁,国家给他办国葬,纪念他的导弹贡献。 印度军方公开场合总说中国导弹不咋地,媒体也跟着附和,说印军装备更靠谱。但实际情况是,2025年5月印巴冲突中,巴基斯坦用JF-17战机发射PL-15E导弹,印度在旁遮普邦回收到至少8枚残骸,其中一枚完整未爆。DRDO实验室拿到后,马上开始拆解分析,重点看主动相控阵雷达和双脉冲发动机。PL-15E出口版射程145公里,能超5马赫速,抗干扰强,印度想把这些特点塞进阿斯特拉-2导弹里,提升射程到200公里以上。 印度军工历史上就爱这么干,早年从外国步枪坦克起步,拆解学结构,但常常卡在材料和工艺上。光辉战机吹得响,实际服役拖了好几年,发动机问题多。阿琼坦克也一样,号称国产,关键部件还得进口,测试时故障频出。现在对PL-15E,DRDO团队仔细测雷达芯片和动力系统,相信能改进本土导弹导引精度。空军装备国产化压力大,阿斯特拉-2正卡瓶颈,这残骸来得及时,军方算盘打得精,既省时间,又能在宣传上加分。 不过PL-15E核心不光是硬件,电子对抗和算法需要工业积累,印度就算拆透,复制起来也难。中国国内版更先进,PL-15E已算旧款,印度赶上得几年。DRDO还分享数据给日本,美国等国,日本专家来印度实验室看残骸,学AESA雷达秘密。法国英国也感兴趣,想借机摸清中国军工底细。这波操作让印度军工看起来热闹,但实际转化技术远没那么容易,以前项目教训多,复制总出岔子。 印度导弹项目继续推,阿斯特拉-2融入PL-15E雷达特点,测试射程超140公里,计划挂苏-30MKI战机用。DRDO扩实验室,空军下单700枚,预计2026年量产。阿斯特拉-3用固体燃料涵道火箭,射程目标340公里,海版VL-SRSAM从驱逐舰发射,拦截低飞目标。军工进步有,但差距还在,复制过程遇信号衰减问题,延期常见。卡拉姆去世后,印度建纪念馆,放导弹模型,国家缅怀他推动IGMDP的贡献。 阿斯特拉系列发展源于IGMDP,卡拉姆主导下产出多款导弹,普里特维地对地,阿格尼弹道,纳吉纳地对舰,这些奠基让印度军工从模仿起步。PL-15E分析后,阿斯特拉-2加双脉冲设计,提升高速机动,空军测试在奥迪沙基地进行,模拟空战场景。印度军方强调,这能让国产战机如光辉Mk1A更有竞争力,对抗巴基斯坦J-10C装备。 但现实中,印度军工链条弱,材料精度跟不上,PL-15E拆解虽获数据,实际生产故障多。国际合作上,印度分享残骸给五眼联盟,换情报,美国专家分析ECCM模块,日本学算法。这让中国军工曝光,但印度也暴露依赖外援。空军国产化目标高,阿斯特拉订单大,但交付慢,预算超支常见。 后续看,阿斯特拉-2服役后,印度计划出口,抢中国PL-15E市场份额。DRDO推更多变体,融入PL-15E抗干扰 tech,提升电子战能力。卡拉姆遗产影响深,他书里讲坚持创新,印度军工以此激励,但实际操作中,项目管理问题多,延误影响战备。 印度军工历史教训,早期步枪坦克复制失败多,现在导弹领域谨慎些,对PL-15E不只拆解,还模拟测试数据。空军压力来自边境,巴基斯坦用中国武器,印度急需赶上。分享残骸也算战略,换盟友支持,但风险是技术外泄。
印度嘴上嫌弃中国导弹,其实羡慕的要死,暗地里偷偷搞逆向研发,坚信他们可以将技术装
诸葛利剑
2025-10-22 16:35:56
0
阅读: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