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一家4口旅游回杭州,花191元订了一辆商务车接机,司机一见他们3

外向圆月 2025-10-23 11:34:07

男子一家 4 口旅游回杭州,花 191 元订了一辆商务车接机,司机一见他们 3 个行李箱、4 箱水果,1 箱饮料,还有 5 件包裹,要求加价,男子拒绝,谁料,司机拒载并取消订单,男子和平台协商后,又打了 2 辆网约车,事后,他想让商家退还 191 元,可一直没动静,男子着急,拉着 3 个行李箱,找了记者,商家却说责任在于男子。 陈峰是这家的男主人,当时带着老婆、爸妈和 5 岁的儿子,旅游回来浑身酸痛,行李里一半是给亲戚带的特产,一半是一家人的换洗衣物和孩子的玩具。机场出口人挤人,爸妈快七十了,拎着小包裹直喘,儿子趴在行李箱上喊累,他自己扛着两个大包,还要盯着散落的行李,压根分身乏术。当初选商务车,就是看中 7 座空间大,下单前特意看了车型介绍,标注着 “可容纳 4-6 人及随行行李”,没提任何数量限制,他寻思这些东西肯定能装下。 司机到了之后,摇下车窗扫了眼行李,脸立马沉了下来,说这么多东西得加 200 块,不然装不下也不想跑。陈峰愣了下,订单价格早就定好,怎么能临时坐地起价。他跟司机解释,商务车本来就是拉人的,这些行李没超量,司机却不耐烦地摆手,说要么加钱要么取消订单,说完掏出手机点了取消,油门一踩就走了,尾气差点喷到陈峰脸上,留下他们一家人在原地被围观。 陈峰又气又急,赶紧打平台客服电话,客服说会核实情况,但当下只能让他重新下单。那会儿是晚高峰,机场打车的人排成长队,普通网约车根本抢不到,他抱着孩子、扶着老人,在人群里折腾了快四十分钟,才好不容易叫到两辆网约车,还多花了 320 块。爸妈一路跟着受累,儿子哭了好几次,老婆也忍不住抱怨,好好的旅途收尾全被搅乱了。 回到家,陈峰越想越窝火,自己没做错任何事,凭什么要多花钱还受气。他再次联系平台,要求退还 191 元的订金,可客服要么说 “正在处理”,要么说 “责任不在平台”,拖了整整十天,钱始终没到账。期间他打了八次电话,每次都是同样的敷衍,最后客服甚至说,是他行李超标导致司机拒载,属于他违约,不能退款。 这话彻底点燃了陈峰的火气,他实在没办法,才想起找记者求助。抱着最后一丝希望,他扛着当时没拆封的行李箱,直接去了当地电视台。记者听了他的遭遇,跟着他一起联系了平台商家,商家负责人在电话里坚持说,陈峰的行李数量远超商务车承载范围,司机取消订单合理,所以不能退款。 陈峰当场拿出订单截图,上面确实没有任何关于行李数量的限制条款,记者又查了该车型的官方参数,7 座商务车的后备箱容积加上车内空余空间,完全能容纳 3 个行李箱、4 箱水果、1 箱饮料和 5 件包裹,根本不存在超量一说。记者又联系上涉事司机,司机一开始还嘴硬,说 “这么多东西拉着费劲,加钱是行业规矩”,记者当即指出,临时加价属于违规行为,订单约定好的价格不能单方面更改,平台也没有提前告知行李限制,司机这才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最后挂了电话。 在记者的介入下,平台很快给出了回应,不仅全额退还了 191 元订金,还赔偿了陈峰多花的 320 元打车费,并且对涉事司机做出了暂停接单一周、罚款 800 元的处罚。商家负责人也主动给陈峰打了电话道歉,承认订单条款不明确,后续会在平台页面补充详细的行李说明,避免再出现类似情况。 陈峰拿到退款和赔偿的时候,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他说不是在乎这几百块钱,而是咽不下这口气,现在事情解决了,也算是给其他消费者提了个醒。他把自己的经历发到网上,不少网友留言说遇到过类似的临时加价,还夸他维权成功太解气,也有人提醒平台该加强对司机的管理,别让不良司机破坏了出行体验。 后来陈峰听说,那个涉事司机因为这次处罚,接单量大幅下降,很多乘客看到他的违规记录后都选择换其他司机。而平台也确实在订单页面补充了行李说明,明确标注了不同车型的承载范围。陈峰一家人再出门,都会提前跟平台确认好细节,保留好沟通记录,他说经历过这事才知道,遇到不合理的对待,千万别忍气吞声,只要保留好证据,通过合理途径维权,总能得到公正的处理

0 阅读:2
外向圆月

外向圆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