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得好!一男子准备长住海景房,店主以为是大客户,却没想到,他竟然发现男子整体都不出门,也未像一般游客外出游览,每天在窗边架设专业相机,联想到他曾咨询“民宿能否看到军港?”“军港能否租乘小船外出?”等问题。店主果断选择了报警! “镇上有没有小船租?能开近军港不?” 东南沿海 “望海民宿” 的院子里,穿藏青色夹克的中年男人拿着外卖袋,突然向正在晒被子的店主王婶提问。 王婶愣了一下,含糊回应 “小船只在近海带客转”,心里悄悄记下了这个与普通游客需求不符的问题。 这已是男人第二次询问军港相关事宜。 三天前,他下楼扔垃圾时,曾盯着民宿二楼窗户问 “从楼上能看见军港不”,当时王婶只回答 “晴天能看见点影子”,未深想异常。 但结合此次提问,王婶意识到:来民宿的游客多问赶海地点、海鲜排档,极少有人反复关注军港。 男人半个月前入住时,曾让王婶以为是 “省心大客户”。 周四上午,他背着黑色双肩包到店,未查看海景、未咨询游玩攻略,直接提出 “住二十天,全款预付”。 王婶随即把视野最好的 201 房安排给他,却没想到后续会发现诸多反常。 入住后,男人的作息与其他游客截然不同。 多数住客早上六点多就借赶海工具出门,中午在民宿厨房处理新鲜海鲜,而他每天仅出门两次:早上八点半取外卖,晚上七点再取一次。 其余时间,201 房始终反锁房门,窗帘拉得严丝合缝,即便白天也常亮着灯。 有次王婶到二楼擦栏杆,听见房内有 “滋滋” 声,以为空调故障想敲门询问,仅得到一句冷冰冰的 “没事”,只能作罢。 真正揭开真相的是一次客房整理。 当天上午,王婶按民宿规矩去给男人更换床单被罩,敲门无人应答,便用备用房卡轻轻开门。 映入眼帘的景象让她心头一紧:窗台上架着一台连三脚架的专业长焦相机,镜头正对准远处军港,屏幕显示着清晰的军港画面。 旁边翻开的笔记本上,用铅笔标注着 “10:07 舰出港”“16:23 舰入港” 等字样。 王婶没敢触碰房间内任何物品,迅速退到一楼前台,拨通了 12339 举报电话,语速急促地说明情况:“我这儿有个客人,住了快二十天,天天关在屋里,还架着相机拍军港……” 不到一个小时,两名便衣工作人员抵达民宿,跟随王婶前往二楼。 用备用房卡打开 201 房门时,男人正低头在笔记本上记录,见状笔 “啪” 地掉在地上,脸色瞬间惨白,当场被控制。 后续工作人员告知王婶,男人相机内存储了三百多张军港高清照片,其真实身份是受境外势力指使的情报收集者,目前已被依法抓捕。 王婶事后向邻居提及此事仍心有余悸:“要是没及时发现,这些军港信息传出去,后果不堪设想。” 如今,她在 201 房窗户贴了浅灰色阻视膜,既能保证客人正常观海,又能避免视线直接对准军港,还常跟其他民宿经营者提醒:“对住客多份留意,就是对安全多份保障。” 此前另有一则公开信息显示,某边境小镇的餐馆老板,发现一名频繁到店的背包客,总借聊天打听边防哨所巡逻时间,还多次在哨所周边用相机拍摄。 该老板想起此前参加的国家安全培训内容,立即报警。 经查,背包客同样是受境外指使收集情报,最终被依法处理。 这些事让更多人明白,“间谍” 并非只存在于电影中,可能隐藏在日常场景里。 像民宿店主、餐馆老板这类常接触不同人群的从业者,只要多关注反常行为,发现可疑情况及时报警,就能为国家安全筑牢第一道防线。 毕竟,守护安全不是某个人的责任,而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多一分警惕,就少一分风险。 如果各位看官老爷们已经选择阅读了此文,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们的支持!
2022年10月7日发布,吉林一女子和朋友住民宿,准备泡澡时,竟然发现浴
【11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