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黑龙江哈尔滨有个温泉度假村火出圈了——他们把泡澡池子改成了“真人版鸳鸯火锅”

吃西瓜小娱记 2025-10-23 19:53:24

最近黑龙江哈尔滨有个温泉度假村火出圈了——他们把泡澡池子改成了“真人版鸳鸯火锅”!左边是乳白色“白汤”,右边是玫瑰花瓣泡出的淡红色“红汤”,池子里还漂着塑料辣椒、茄子模型,池边挂着铜火锅造型的灯,游客穿着红白泳衣往里一躺,活脱脱像锅里的“火锅食材”。这场景一上网,东北真人鸳鸯火锅直接冲上热搜第三,抖音视频播放量两天破2亿,网友都乐了:“东北人连泡澡都能玩成行为艺术!” 商家这波操作可不是拍脑袋想的。据度假村负责人说,哈尔滨现在有200多家温泉,大家项目都差不多,年轻人又爱追新鲜,这才把火锅和泡澡凑一块儿。为了效果更“真”,他们给穿红泳衣的游客送“辣椒浮漂”,穿白泳衣的发“白菜头饰”,还推出98元的“火锅拍照套餐”,包含摄影师跟拍、精修图和电子证书。结果?项目上线三天,度假村客房预订量暴涨300%,周边麻辣烫店的订单都多了150%,65%的游客是18到35岁的年轻人,比传统温泉的年轻客群高出一大截。 不过热闹归热闹,争议也跟着来了。支持的人觉得这招“绝了”——文旅专家李明说,东北洗浴本来就爱“戏水”“社交”,现在改成火锅场景,年轻人玩得开心,商家也赚了流量,双赢!但反对的声音也不小。文化学者王芳就批评:“辣椒、白菜成了道具,泡澡从放松变成了拍照背景板,文化内涵都被冲淡了。”更让人担心的是健康问题:商家说红汤里的玫瑰和辣椒能“促进新陈代谢”,可营养专家直接泼冷水:“皮肤吸收能力有限,泡几分钟根本没用。”果然,有游客泡完皮肤痒得不行,监管部门赶紧介入,要求公示水质报告,还限制了仿真蔬菜的使用范围。 其实这事儿背后,藏着东北洗浴文化的“转型焦虑”。以前大家泡澡就是图个干净舒服,后来加了桑拿、按摩、水果自助,成了网红打卡地。但现在温泉越来越多,同质化严重,商家只能想更“奇”的招数——从“剧本杀洗浴”到“电竞泡池”,现在直接上了“火锅浴”。可问题是,热闹能持续多久?数据显示,重复消费的游客里,76%更在意“水质干不干净”“按摩手艺好不好”,只有14%会因为“新奇”再来。就像长春那家温泉,把满族医药文化融入汤池,推“人参浴”“鹿茸浴”,既保留了传统,又满足了养生需求,年接待量超50万人次,这才是真正的“创新”。 说到底,文化创新不是把辣椒扔进池子就完事儿。沈阳有家洗浴中心把东北二人转搬进休息区,游客边泡边看表演,满意度高达92%;黑龙江某温泉复原女真族沐浴仪式,门票贵50%但复购率65%。这些例子说明,真正的创新得守住文化的“魂”——大家来泡澡,图的不仅是拍照发朋友圈,更是一次彻底的身心放松。 最后想问问大家,你觉得这种“火锅泡澡”是创意还是瞎折腾?要是你去东北泡温泉,更希望体验传统项目,还是喜欢这种新奇玩法?来评论区聊聊呗,说不定你的想法,能帮商家想出更靠谱的新点子呢! (事件来源:海报新闻)

0 阅读:0
吃西瓜小娱记

吃西瓜小娱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