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今天(北京时间10月23日)表示:“普京并没有像我们所希望的那

墨韵兰亭 2025-10-23 21:57:03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今天(北京时间10月23日)表示:“普京并没有像我们所希望的那样,以诚实和坦率的态度来到谈判桌前。在阿拉斯加进行了会谈,当特朗普意识到事情没有进展时,他离开了。今晚或明天早上,我们将宣布大幅增加对俄罗斯的制裁——这是针对俄罗斯联邦的最大制裁之一。”   贝森特宣布的所谓的“史上最大规模制裁”,专门盯着俄罗斯的两大石油巨头,俄罗斯石油公司和卢克石油公司。这两家出口的原油,差不多占了俄罗斯总出口量的一半。   消息一出来,国际油价立马晃了晃,欧洲股市也跟着慌了一下,但俄罗斯这边却特淡定,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当天就说“制裁根本改变不了啥”,普京早在3月份就说过,西方的制裁就是“有计划的战略施压”,俄罗斯早就做好长期扛着的准备了。   其实这次制裁风波的由头,是美俄领导人的会谈黄了。特朗普本来计划10月份在布达佩斯跟普京见面,结果22号突然说不去了,理由是“普京不够实在”。他俩的核心矛盾还是乌克兰那点事,美国要“马上停火,把现在的战线冻住”,俄罗斯却坚持“得先把顿巴斯地区控制住,才能坐下来谈”。   这种意见不合8月份阿拉斯加峰会时就露过苗头,当时特朗普和普京关起门谈了3小时,连个联合声明都没弄出来,特朗普后来还公开给乌克兰施压,让他们“妥协换和平”,结果泽连斯基当场就顶回去了。   说真的,这已经是美西方对俄罗斯搞的第19轮制裁了,手段翻来覆去就那些:冻人家资产、限制能源出口、断金融渠道,连加密货币平台都被划进制裁名单里。   可俄罗斯经济不光没垮,反而在制裁里找到新路子了,2024年中俄贸易额突破了2448亿美元,中国成了俄罗斯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买家,单说“西伯利亚力量”那条输气管道,2025年给中国供气就要到380亿立方米。   印度也趁这机会多买,10月上半个月每天平均进口俄罗斯原油180万桶,比9月份多了25万桶。更讽刺的是,美国的军工企业反倒成了最大赢家,美国给乌克兰的援助里,75%的钱都流进了自己国家的国防企业口袋,像洛克希德·马丁这种大公司,股价在制裁期间还一次次创了新高。   俄罗斯能这么沉得住气,很大程度是因为在战场上占着主动权。2025年俄乌冲突都到第四个年头了,俄军已经控制了顿涅茨克、扎波罗热和赫尔松这三个地方75%的区域,卢甘斯克剩下没控制的还不到1%。   更关键的是,俄罗斯在无人机技术上有了突破,光纤制导的无人机不怕电子干扰,在5公里外就能精准打击目标,再配上“闪电”-2型中程无人机,把乌克兰的后勤补给线打得很惨。反观乌克兰,虽然拿到了西方给的“海马斯”火箭弹和F-16战机,但零件不够用、士兵训练也不到位,实际能发挥的作用特别有限。   虽说美国拉着欧盟一起给俄罗斯施压,但欧盟内部早就不是一条心了。斯洛伐克为了拿到能源补贴,拖到最后一刻才同意这次制裁;匈牙利总理欧尔班更是直接反对,说制裁“毁了欧洲的能源安全”。   说到底还是经济吃不消:欧盟9月份的通胀率升到了2.2%,德国工业用电的价格比去年涨了40%,像巴斯夫这种大公司都被迫把生产线搬到美国去了。更尴尬的是,欧盟不让买俄罗斯的液化天然气后,美国趁机抢市场,2025年给欧洲出口的液化天然气比去年多了35%,每立方米的价格还比俄罗斯的管道气贵40%。   现在制裁这把“悬着的剑”还在,但俄罗斯早就不是2014年的样子了。美国挥舞制裁大棒的时候,其实该想想,为啥制裁越狠,俄罗斯跟东方国家的联系越紧密?为啥欧洲被制裁坑得够呛,美国的军工企业却赚得盆满钵满?就像普京说的:“历史会证明谁对谁错。”在这场大国较量里,时间到底站在哪一边,说不定很快就能看明白了。

0 阅读:5

猜你喜欢

墨韵兰亭

墨韵兰亭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