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某智库称:“既然中国可以拒绝进口美国大豆作为反击手段,韩国也可以不买中国的大白菜”。 这话听着挺机灵,细想却特别天真。国际经贸要这么简单,各国商务部早该改成幼儿园大班了。去年韩国从中国进口28万吨泡菜,这可是千万个韩国家庭每天的饭菜。 先说说中国拒买美国大豆的底气在哪。中国以前确实进口不少美豆,但早就未雨绸缪打通了巴西、阿根廷的替代渠道,手里握着后手才敢出手。 2025 年 5 月停购美豆后,美国豆农堆着上千万吨大豆卖不出去,直接损失 1600 万吨订单,这是有备而来的反击,可不是瞎咋呼。可韩国这情况刚好反过来,完全是把自己的 “饭碗” 系在中国菜地上还不自知。 韩国人一年得吃掉 200 万吨白菜,光进口就占近 25 万吨,而这进口的白菜里 99% 都来自中国,山东、东北的菜地就是他们的 “泡菜粮仓”。 2025 年韩国又遭了极端高温和病虫害,白菜种植面积缩水 23.9%,产量暴跌 24.5%,首尔超市里一颗白菜直接飙到 79 块人民币,比猪肉还贵。这种时候不想着怎么稳供应,反而喊着 “不买中国白菜”,这不就是跟自己的餐桌过不去吗? 最关键的是替代问题,中国拒美豆有巴西、阿根廷接茬,可韩国想找中国白菜的替代品,门儿都没有。别的国家要么产量不够,要么冷链跟不上,就算有少量能供应,价格也是中国白菜的好几倍。 韩国本土白菜成本更是中国的 6 倍,真不用中国白菜,泡菜厂要么就得把价格涨上天,要么就得直接停产,韩国家庭主妇早就上网吐槽:“这是要让我们冬天吃不上泡菜吗?” 泡菜可是韩国人的 “国菜”,家家户户冬天都得腌一缸,没了白菜,这日子都少了烟火气。 再说了,韩国那点订单对咱来说根本不算事儿。中国是世界第一蔬菜大国,光山东菜农一亩地就能收上万斤白菜,除了出口,国内直播带货、净菜配送随便就能消化库存。 今年 1 到 7 月山东光出口泡菜等蔬菜制品就有 18.2 亿元,同比还涨了 5.2%,其中 90% 以上都卖到了韩国。 青岛现在有 20 多家规模以上泡菜厂,年出口韩国 20 多万吨,生产线都智能化了,机器人一小时能码垛 10 吨泡菜,是人工的十倍,这产能可不是随便能替代的。就算少卖韩国点,国内市场分分钟就能补上,菜农压根不愁卖。 其实韩国早就离不开中国白菜了,之前好几次遇到白菜短缺,都是靠中国救急。2010 年到 2022 年,韩国政府就先后 5 次从中国进口白菜,2024 年更是 8 天紧急进口 500 多吨才稳住价格。 更讽刺的是,嘴上喊着 “抵制”,不少韩国商家暗地里把中国白菜换个标签伪装成本土货卖,就怕消费者知道真相不买账,这自欺欺人的样子,哪有半点 “反制” 的底气? 贸易博弈讲的是 “不可替代性”,中国能拒美豆是因为 “我不怕你断”,韩国想拒中国白菜却是 “我离了你不行”。 韩国对华农产品进口依赖早就不是秘密了,除了白菜,大葱、生姜、辣椒这些泡菜必备原料,今年也在扩大从中国进口,连云南的咖啡、鲜花都成了他们的香饽饽。现在放着安稳日子不过,非要拿老百姓的餐桌当筹码,这哪是智库该说的话,分明是没摸清家底的外行话。 真要是停了进口,最先慌的绝不是中国菜农,而是韩国的泡菜厂和普通民众。中国少卖点白菜顶多是出口数据动个零头,可韩国没了中国白菜,要么吃天价泡菜,要么面对 “泡菜危机”。 当年韩国一颗白菜卖上千块的新闻还历历在目,那时候靠的就是中国白菜救急,现在好了伤疤忘了疼,还想玩 “反制” 的戏码,真是天真得可笑。 国际经贸从来不是小孩过家家,不是说 “不买” 就能随便喊的。中国拒美豆是算清了替代账、成本账才出手的,可韩国这提议,既没算清自己的依赖度,也没算清民生账,说白了就是想刷存在感,结果暴露了短板。 这种拿老百姓餐桌当赌注的想法,根本站不住脚,也注定落不了地。毕竟谁都不傻,断供中国白菜,最后坑的还是自己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