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河财经】杨振宁在2019年的时候,被骂得很惨,因为他反对花2000亿建一个大

小辰读商业 2025-10-24 07:54:20

【琅河财经】杨振宁在2019年的时候,被骂得很惨,因为他反对花2000亿建一个大型粒子对撞机。中科院院士王贻芳说:“我们一定要建这个对撞机,否则中国会落后30年。”但是杨振宁认为就算建成了这个对撞机,也是给外国人做“嫁衣”,不如把这2000亿元用在基础教育上,这才是真正的“把钱花在刀刃上”。 最近,一场关于是否应该投资2000亿元人民币建设大型粒子对撞机的论战在中国科学界引发了广泛讨论。 这场论战的焦点在于两位杰出的科学家代表了两种不同的观点。 支持建设对撞机的王贻芳院士与反对的杨振宁教授都是当代中国科学界的领军人物,他们之间的辩论反映了中国科技发展面临的关键选择。 王贻芳院士强调,建设大型粒子对撞机是中国科学进步的重大机遇。它不仅可以使中国成为世界粒子物理研究的中心,还可以取得关键技术突破。 即便不能取得新的发现,对撞机也可以深化人类对物理世界的认识。因此,他主张中国应该抓住时机,积极推进这一项目。 不过啊,杨振宁教授可是有话要说。他觉得现在咱们中国在物理领域的高手太少了,少到只有全球的1%。 你说,如果咱们造了个大对撞机,却没人会用,那岂不是浪费钱?杨教授觉得啊,咱们不如把这大把的钱用在基础科学研究跟人才培养上,这才是长远的打算嘛。 在多次讨论后,最终决定以6比5的票数否决了这一项目的提案。 尽管参与投票的专家中,支持和反对两方都有诺贝尔奖得主力挺,但杨振宁的反对意见成为决定性因素。 这标志着他在这场关乎中国科技发展方向的重要论战中获得胜利。 回顾这场论战,我们可以感受到杨振宁反对大型对撞机计划的用意。这不仅仅源于对撞机项目本身的疑虑,而是出于对中国科教体系现状的深刻考量。 杨振宁意识到,大型对撞机投资庞大、周期长、成果难预期。在人才匮乏的情况下,这可能导致资源配置的严重失衡。 相比之下,投资于基础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具有更直接、更长远的效果。 他提出,中国应该在更迫切需要支持的领域充实力量,如量子计算、芯片、新材料、人工智能等。 这些建议充分体现他树立大局,着眼中国科技事业的整体布局与可持续发展。 当然,杨振宁的反对也充满风险,因为错过对撞机可能意味着失去主导世界物理研究的机会。 但他的谨慎思考提醒我们,科技发展不能唯虚名与速成之效,更需要扎实的人才积累作为后盾。

0 阅读:2

猜你喜欢

小辰读商业

小辰读商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