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女子在小区里遛狗时碰到一对夫妻,丈夫对女子说道,你这遛狗绳太长了,狗会妨碍我走路,要是咬到我怎么办?女子反问道,我的狗怎么就妨碍你走路了?离你那么远,你不招惹狗,狗怎么会咬你。 夕阳刚擦过重庆两江新区人和街道恒康路一小区的居民楼檐角,傍晚的微风里还带着饭菜的香气。 33岁的陈某牵着自家边牧在楼下散步,狗绳松垮地垂在地面,小狗正贴着路边的草丛嗅闻。 这时,一对夫妻带着孩子迎面走来,丈夫唐某突然停下脚步,西装袖口下的手不自觉攥紧,朝着陈某开了口,语气里满是不耐烦。 陈某愣住了,她低头看了看脚边安分的狗,又抬头望了望离自己还有几米远的唐某,下意识地反驳回去。 谁也没料到,这句带着委屈的反问,竟成了一场暴力冲突的导火索。 原本寻常的邻里碰面,在两句对话后迅速升温,最终演变成全网热议的公共事件。 事情的发酵比晚风来得更快,唐某见陈某不肯让步,瞬间提高了音量,辱骂的话语像石子一样砸过来。 陈某试图辩解“好好说话”,但唐某已经失去了耐心,突然上前一步对着她吐了口口水。 站在一旁的何女士不仅没劝阻,反而跟着丈夫一起指责陈某。 争执很快升级为肢体冲突,唐某一把将陈某推倒在地,穿着硬底皮鞋的脚狠狠踹向她的腹部和头部,每一下都伴随着沉闷的撞击声。 陈某蜷缩在地上,双手紧紧攥着狗绳没敢松开,一边挣扎一边朝着围观的方向喊“救命”。 她的边牧被吓得夹起尾巴躲在花坛后面,浑身发抖不敢靠近。 楼上的邻居听到呼救声,急忙掏出手机录下视频,画面里唐某一次次将陈某推倒,何女士在旁观望许久。 直到路人越聚越多才上前拉拽,嘴里只含糊地说着“哎呀,你莫动!”。 更让人唏嘘的是,当时不远处还有位大爷牵着两只狗经过,唐某却视而不见。 只盯着陈某一个人施暴,甚至对着上前劝阻的男性业主挑衅“来嘛,来打架!”。 这场持续了十几分钟的殴打,最终以唐某骂骂咧咧地带妻儿离开告终。 陈某被送往医院时,身上满是泥土和鞋印,医生检查后发现她有多处软组织挫伤。 次日,官方发布通报,确认了2025年10月22日18时许的冲突经过。 并明确唐某因双方互骂引发抓扯后殴打陈某,目前已立案调查,唐某已被依法刑拘。 视频传到网上后,评论区很快分成了几派。 有人认同唐某最初的质疑,提到《重庆市养犬管理条例》里确实规定遛狗绳长度不得超过1.5米,过长的绳子确实会影响通行安全。 但更多人盯着视频里唐某的皮鞋印愤怒不已,就算绳长不合规,也能找物业、找社区,动手打人才是真的犯法。 面对网友的指责,何女士在电话里辩解称,唐某看手机时被狗吓到,遭陈某辱骂才动手。 还否认了网传的不实信息,这番说辞却被网友戳破。 视频里明明是唐某先动手,何女士初期还在拉偏架。 这场冲突撕开的不仅是邻里矛盾的口子,更暴露了公共空间治理的痛点。 陈某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相信法律会给公道,绝不会和解”,目前她仍在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 回头再看那句引发冲突的对话,唐某的担忧并非毫无道理,陈某的反驳也透着委屈,但所有合理诉求都该被包裹在规则的框架里。 西装革履的外表下藏着暴戾,牵狗绳的长短背后连着公德,这场闹剧终会随着法律的裁决落幕,但它留下的思考不会消失。 公共空间的和谐,从来不是靠拳头争取,而是靠彼此的克制与尊重。 当每个人都懂得用规则解决分歧,这样的冲突才不会再上演。 信息来源:红网2025-10-23发布:网传女子牵绳遛狗被夫妻殴打,重庆警方通报:因狗绳长度起争执,双方互骂后引发抓扯殴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