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日本宣布了 10月24日,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在临时国会发表施政演说。高市早苗称,要推进“以改革为基础的施政”,恢复民众信任,呼吁国会通过2025财年补充预算案,并强调朝野合作。 高市早苗在演说中明确,本届政府的首要任务是解决物价上涨问题。针对民众生活成本高企的现状,她提出了具体应对措施:计划废除柴油交易税暂定税率,减轻物流与运输行业负担;冬季将向普通家庭发放水电燃气专项津贴,直接缓解能源支出压力;还将为中低收入群体设计补贴式税额扣除制度,通过税收调节提升可支配收入。 要落实民生政策,资金保障是关键,这也成为高市早苗急盼补充预算案通过的核心原因。根据披露信息,2025财年补充预算案中,社会保障领域新增支出达5580亿日元,这笔资金主要用于填补养老金发放缺口与医疗体系运营成本,尤其是应对老龄化加剧带来的医疗资源紧张问题。 除了民生与财政,改革也是演说的重要板块。高市早苗提到,将通过推进政治改革重塑民众信任,具体包括优化行政流程、加强政策透明度监督等。同时,她宣布将成立“日本成长战略会议”,该机构将聚焦经济安全与粮食安全领域,重点扶持半导体、新能源等尖端技术研发,试图为经济增长寻找新动能。 不过,新政府的执政根基面临现实挑战。目前,高市早苗领导的自民党与维新会联合政权,在国会众参两院的合计席位并未过半,属于“少数执政”格局。这意味着后续任何法案的审议与通过,都必须依赖其他在野党的支持,“朝野合作”并非口号,而是关乎施政能否推进的硬性要求。 补充预算案还暗藏国防领域的重要调整。高市早苗在演说中明确表态,将把原定2027年实现的“防卫费占GDP 2%”目标,提前至本财年完成,相关资金筹措与具体措施将全部纳入补充预算推进。这一调整意味着国防开支将大幅增加,也引发外界对日本财政负担的关注。 从财政现状来看,大幅增加开支的空间十分有限。当前日本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已超过260%,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位居首位。在税收增长乏力、经济复苏缓慢的背景下,如何平衡新增支出与债务风险,成为高市政府必须面对的难题,也让补充预算案的审议增添了更多争议点。 外交与安全政策方面,高市早苗将日美同盟定位为“日本外交与安全政策的基石”,强调将进一步强化与美国在军事演习、情报共享等领域的合作。同时,她提到将推进“印太自由开放”战略,计划通过加强与区域内国家的经济与安全协作,提升日本在地区事务中的影响力。 说到底,高市早苗的施政演说更像是一份“平衡术式”的承诺——一边想用民生政策稳住民众信任,一边要靠补充预算支撑国防与社保开支,还要在少数执政的格局里求着在野党合作。可现实从不会给“画饼”留余地,当260%的债务压力撞上紧迫的开支需求,当“改革”的口号遇上党派间的利益博弈,这场看似全面的施政蓝图,恐怕最终会在现实的挤压下难成气候。毕竟,民众要的从来不是演说里的美好愿景,而是能真正落地的生活改善,这才是高市政府最该正视的考验。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高士早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