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上央视新闻,又获人民日报点赞,“卷尺哥”为什么能火到如此高度? 深圳“卷尺哥”,一位普通市民。过去两年里,他化身“”。每天拿着那把小小的卷尺,像个“城市侦探”一样,在深圳的大街小巷里“扫街”,精准揪出路面坑洼、井盖松动、设施损坏等小瑕疵。路面上有个指甲盖大的裂缝,他蹲下身子量一量;人行道的砖块松动了,他仔细测测间距;公交站台的座椅坏了,他掏出手机拍下来。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毛病”,在他眼里都是影响城市品质的“大隐患”。他把这些拍成视频曝光,结果咋样,相关部门那反应速度,像按下了“快进键”,平均3天内整改到位,最快的当天就“秒修”!人民日报忍不住热评点赞:“卷尺哥”真量,相关部门真管。这才是城市治理该有的“速度与激情”! 曾几何时,一些地方对百姓的投诉记录了事,应付整改。面对百姓的诉求,他们只会说“研究研究”,然后石沉大海;整改的时候,又像挤牙膏,敷衍了事,问题反复出现,百姓的耐心被一点点消磨,心里那股子憋屈劲儿,就像气球越吹越大。 深圳这次给全国打了个样!城市治理不是“走过场”的作秀表演,而是动真格的真抓实干,直面痛点、解决难题。从“卷尺哥”的多管闲事到全民参与的共治热潮,从被动应付的官僚作风到主动作为的担当精神,这背后是“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责任担当、庄严承诺,是对群众需求的尊重,对百姓期待的真切回应,更是对城市品质的追求,对“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生动践行。 城市的荣耀,是市民百姓的脸面。百姓的“找茬”不是添乱,而是对家园的热爱;市民的“较真”不是挑刺,而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相关部门与其“怕投诉”“躲监督”,不如“善听劝”“快行动”,勇敢地直面问题,把百姓的诉求当成“军令状”,快速响应、高效解决。把每件小事当大事办,把每个诉求当使命扛。毕竟,百姓心里有杆秤,谁在真干事,谁在走过场,一目了然! 分享城市新鲜事 致敬城市护航者 城市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