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欧盟委员会又出新消息! 10月24日,欧盟委员会对元宇宙公司的初步认定结果:违反《数字服务法》(DSA),设置数据访问障碍影响用户数据保护评估。 罚款:可能高达元宇宙公司全球营业额的6%(去年营收:1163.8亿美元)。 欧盟对元宇宙公司祭出“6%营业额罚款”,本质是以《数字服务法》(DSA)为武器,在美企主导的互联网格局中争夺规则制定权。 从谷歌到苹果再到元宇宙,欧盟反复动用高额处罚,并非单纯追责违规,而是通过明确“数据可访问、内容可管控”的底线,倒逼全球科技巨头接受欧洲主导的数字秩序。 这种“以罚立规”的强硬姿态,正是欧洲弥补本土科技产业短板、捍卫数字主权的核心策略。 此后,元宇宙公司必须按要求整改,否则将面临更重的罚款和制裁。 欧盟委员会指责元宇宙公司的两大罪状: 1.设置数据访问障碍。元宇宙公司拒绝向第三方提供数据,影响用户对自己数据的保护评估。 2.旗下脸书(Facebook)和照片墙(Instagram)在内容管理机制方面存在问题。欧盟称,元宇宙公司在内容管理方面的努力不足以满足DSA的要求。 对此,元宇宙公司表示,已根据DSA调整了内容管理流程,并称“我们对这项初步决定的看法与欧盟委员会并不一致”,仍将继续与欧盟委员会合作。 但监管压力不会消失。今年4月,元宇宙公司因违规使用个人数据进行个性化广告,被爱尔兰数据保护委员会罚款2亿欧元。 此番遭到欧盟盯上,显示出元宇宙公司对监管心存侥幸、掉以轻心的态度。 今年6月,欧盟委员会正式启动对元宇宙公司的DSA合规调查,7月23日向其发出调查问卷。 今年9月27日,元宇宙公司向欧盟委员会提交DSA合规报告,称已调整内容管理流程。 10月24日,欧盟委员会发布初步认定结果,对元宇宙公司的主要指控与其在DSA合规报告中承认的“违规行为”一致。 此事不仅是欧盟针对元宇宙公司的行动,也是对所有科技巨头的警告:想在欧盟市场赚钱,就得乖乖守规矩! 这也是一场关于数字话语权的较量:美国巨头主导的互联网时代,用户数据随意被美企拿来做广告赚黑金;现在,欧洲要重塑数字秩序,让用户数据真正由用户掌控。 欧盟又给元宇宙公司开罚单一事,看着是罚违规,其实是在抢数字规则的话语权。 之前罚谷歌、苹果,现在轮到元宇宙,都是拿高额罚款逼巨头听自己的规矩,毕竟本土科技不强,只能靠立规矩找存在感。 元宇宙也挺拧巴,4月刚被罚2亿,这会儿又在同样的问题上栽跟头,明显没把合规当回事。 美国还帮着喊冤,说欧盟是“经济勒索”,说到底就是欧美在争数字世界谁说了算,巨头成了夹在中间的受气包。 总的来说,欧盟罚元宇宙,看着凶狠,实际未必疼。但这股监管劲能逼巨头守规矩,反而能让行业更公平。 读者们,你们觉得呢?有不同看法的,可以在评论区一起聊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