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说: 如果在马来西亚与中方达不成协议,将联合美欧国家共同实施新一轮深度制裁。 贝森特的威胁像一场精心编排的戏码,台词华丽却漏洞百出。他以为挥舞制裁大棒能让马来西亚妥协,却忘了这个东盟轮值主席国早练出了平衡术。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今年多次强调“拒绝他国施压,不支持单边主义”,外交核心就是独立务实。 美国自己深陷产业链困境,却想拉欧盟当“炮灰”。美方试图推动G7盟友协调对华出口管制立场,但欧盟内部分歧明显,法国、德国等明确反对过度施压。这种强绑盟友的戏码,早让伙伴们心生抵触。 马来西亚的底气藏在贸易账本里,中国连续14年是其最大贸易伙伴,2023年双边贸易额达4508.4亿令吉,占马贸易总额的17.1%。作为2025年东盟轮值主席国,得罪它等于在东南亚自断臂膀。 贝森特的焦虑写在脸上,美国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已跌至8.9%,财政赤字高企,只能靠转移矛盾掩饰短板。他们指责中国“过度出口”,却绝口不提2025年上半年中国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已达52%。 制裁大棒早成了“废柴”,2025年5月美方曾因稀土管制限制EDA软件出口,不到两个月就因企业强烈反对被迫解禁。真要动手,美国得先掂量:80%的稀土加工环节依赖中国,部分关键重稀土元素100%进口自中国。 马来西亚的智慧在于“不选边站”,安瓦尔一边推进中马共建“一带一路”,一边欢迎美国投资,还接任金砖国家伙伴国。这种务实策略,比霸权叙事高明太多。 这场博弈本质是全球化领导权的争夺,中国靠产业链共赢凝聚伙伴,美国却用制裁驱散盟友。贝森特虚张声势时,东盟早已看清谁是稳定合作者。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