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英媒报道:两名中国留学生精密设计,利用英国火车票“延误赔偿”系统的漏洞,四年间骗取15.7万英镑(近150万人民币) 2025 年 10 月 22 日英国利兹刑事法庭的那记法槌,砸碎的不只是两个中国留学生的发财梦,更掀开了英国铁路系统漏洞被精准利用的典型案例。 26 岁的刘立和 25 岁的余婉青这四年里玩的 “赚钱游戏”,本质上是把铁路公司的赔偿政策当成了无人看守的提款机,只可惜再精密的操作也架不住数据的追溯,最终换来了 30 个月和 17 周的监禁。 这事得从英国铁路那套看似人性化的延误赔偿规则说起。按照《国家铁路运输条例》,火车晚点 1 小时以上最低赔票价 20%,超过 30 分钟半数公司会退 50% 票款,甚至有公司把赔偿门槛降到了 15 分钟。 可设计这套规则的人大概没料到,系统居然不会自动交叉核对乘客是否已经退过票 —— 这就给了别有用心的人可乘之机。 刘立和余婉青就是抓住了这个 “BUG”,琢磨出一套 “退票 + 索赔” 的双重获利套路:先假装取消行程把票钱退回来,等看到这趟车真的晚点了,再拿同一张票的信息去申请延误赔偿,一笔车票赚两笔钱,简直把规则玩成了 “套利公式”。 光有套路还不够,两人的 “执行力” 倒挺 “到位”。为了不被盯上,他们伪造了 16 个虚假身份,开了一堆银行账户,还专门给手机装了能插 20 张 SIM 卡的适配器,假装是不同乘客提交申请。 更 “专业” 的是,他们没瞎碰运气,反而像做市场调研似的,专门研究全英国哪些线路的火车爱晚点,提前买票 “守株待兔”,就等着列车误点的那一刻提交索赔,从 2021 年开始这戏码一演就是四年,把好几家铁路公司都坑了一遍。 数据最能说明这事儿的离谱程度:四年里两人总共骗走 15.7 万英镑,折合近 150 万人民币,其中刘立一人就卷走 14.1 万英镑,余婉青也分了 1.5 万多英镑。 要知道英国铁路每年本来就有 1 亿英镑的赔偿金没人认领,因为 82% 的乘客压根不知道能索赔,还有人嫌手续麻烦放弃了,可这俩留学生倒好,把别人懒得要的钱当成了 “主业”,硬是从系统缝隙里榨出了百万巨款。 但系统再迟钝也架不住持续 “失血”。铁路公司很快发现不对劲,那些重复出现的索赔记录、指向同一地址的账户流水,终究还是暴露了端倪,英国交通警察一查,顺藤摸瓜就摸到了他们租住的学生公寓,当场搜出了手机、伪造文件和账户记录。 法庭上法官的话算是点透了本质:“你们发现了系统的弱点,却选择滥用它,伪造身份、建账户,活脱脱就是欺诈的幕后黑手”。 最可惜的是两人原本的前途。刘立在读利兹大学的一年制课程,还打算申请伯明翰大学的高级计算机专业,余婉青学的是英语教学,之前都没有任何犯罪记录。 可现在学业彻底泡汤,签证立马作废,这辈子想再进英国或者申根国家基本没戏,犯罪记录还会跟着他们一辈子,不管是找工作还是办贷款,都会被这个污点绊住脚。 余婉青还好,17 周刑期扣掉之前关押的时间很快能释放,刘立那 30 个月的监禁,算是把自己的人生按下了暂停键。 其实这种钻系统漏洞 “薅羊毛” 的事在欧洲不是头一回,去年德国就有年轻人谎称共享滑板车故障骗退款,最后也被判了刑。 但这俩留学生偏觉得自己能例外,把小聪明用错了地方。英国铁路系统的漏洞或许该修,但再大的漏洞也不是犯罪的借口,毕竟规则给的是保障,不是发财的捷径。 这 150 万人民币的 “快钱”,终究是用人生自由和未来前途换的,这笔账怎么算都亏得底朝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