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一句"原住民",冲绳的百年困境被摆上台面联合国第三委员会的会场里,一场看

信息拾者 2025-10-25 11:12:59

联合国一句"原住民",冲绳的百年困境被摆上台面 联合国第三委员会的会场里,一场看似常规的人权讨论,突然因为中国代表的一句话炸开了锅。 中方首次在国际场合将冲绳民众定义为"原住民",直指日本的歧视性政策,这波罕见表态让沉寂多年的琉球问题再次成为焦点,也让外界纷纷猜测背后的深意。 中国这次发声绝非偶然,背后藏着三重实打实的逻辑。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中国有责任监督《联合国原住民权利宣言》的落实,而日本的一系列做法显然触碰了红线。 面对日本在国际上频繁指责中国少数民族政策的双标行为,中方这次是用事实回应,让外界看清谁才是真正忽视原住民权益的一方。 更重要的是,这也是对历史真相的还原,提醒国际社会琉球被殖民的过往,并非日本口中"自古以来的固有领土"。 冲绳人的身份困境,已经延续了上百年。1879年日本明治政府通过"琉球处分"强行吞并琉球后,就开始了系统性的文化清洗。 家里说琉球语会被处罚,祖宗传下来的宗教必须改成神道教,课本里的琉球历史全被替换成日本史,一代代琉球人被迫割裂自己的文化根脉。 即便如今,日本国势调查中仍不单独统计琉球民族,不承认他们的原住民身份,就是为了回避应有的权益保障。在日本本土,不少极端人士仍将琉球视为"未开化的领土",琉球人即便融入日本社会,也常被当作"次等公民"对待。 近年来,部分琉球人试图复兴琉球语和传统工艺,重启"自立"讨论,但这些呼声往往遭到刻意打压,始终难以形成气候。 经济和生存上的重压,让冲绳人的日子更加艰难。冲绳的人均收入还不到日本本土平均水平的70%,失业率却是本土的两倍多,大量年轻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发展机会寥寥无几。 造成这一切的核心原因,是遍布全岛的美军基地。仅占日本0.6%国土面积的冲绳,硬生生承载了全国70%的美军基地,这些基地占用了大量土地,让本可发展旅游业的优质资源被浪费。 宜野湾市的普天间基地就是最典型的例子,4.8平方公里的面积占了市区四分之一,军机24小时起降的轰鸣声让周边居民常年无法安睡。 更让人揪心的是安全隐患,1959年美军KC-130运输机坠毁在宫森小学,造成18人死亡;2004年CH-53直升机撞上冲绳国际大学,这样的事故让居民时刻提心吊胆。 除了安全风险,美军士兵的犯罪问题也层出不穷,绑架、性侵当地女性的案件屡见不鲜,而日本政府往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嘉手纳基地的污染问题更是触目惊心,运作中排放的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让周边水质的有毒物质超标32倍,联合国特别报告员明确指出,这种污染是永久性的,会长期危害居民健康。 2019年的公投中,近8成冲绳人支持转移军事基地,但日本政府最终并未批准。 放眼全球,类似的主权争议并不少见。 波多黎各多次公投想要成为美国第51州,却始终得不到美国国会认可;新喀里多尼亚三次独立公投均未通过,争议至今未平。 和这些地区相比,冲绳的独立支持率不足10%,更多人追求的是更大的自治权。 从目前来看,冲绳最可能的走向是争取"特别自治",在军事部署和经济政策上拿到更多话语权;若地区局势紧张升级,这里也可能成为大国博弈的筹码;只有在日本持续忽视民众诉求的情况下,独立呼声才有可能从暗流变成明浪。 中国在联合国的发声,并非外界猜测的"争夺主权",而是对历史正义和民生权利的维护。冲绳问题的核心,从来都绕不开尊重历史和保障原住民权益这两个底线,这面镜子照出的,正是国际秩序中历史遗留问题与现实利益的复杂交织。 信息来源:凤凰网资讯--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孙磊本月9日在联合国一次会议上的发言,引起了日本冲绳媒体《琉球新报》的关注,因为他敦促日本“停止对冲绳人等原住民的偏见和歧视”。)

0 阅读:2

猜你喜欢

信息拾者

信息拾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