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入朝作战纪念日,金将军到志愿军烈士陵园祭奠。半跪之姿为伟大先辈致敬。 自金将军上任以来,几乎每年都会以自己方式对志愿军当年的抗美援朝进行纪念。 从情感上讲,金将军是一个懂感恩的人。 从做事上讲,对日本对美国从来没有怂过。踏实建设自己的国家,取得了辉煌成就。 这就是铁血丹心硬汉柔情,这样的人可以做朋友。[赞] 那半跪的身影,往桧仓郡志愿军烈士陵园的青石板上一落,就和七十多年前的硝烟连在了一起。没人比朝鲜人更清楚,这块埋着134名志愿军烈士的土地,藏着他们国家的“救命记忆”——1950年冬,美军的凝固汽油弹把平壤炸成焦土,南朝鲜军跟着美军往鸭绿江赶,眼看整个半岛都要被战火吞了,是志愿军顶着零下四十度的严寒,在长津湖卧雪成冰,在上甘岭用血肉之躯堵枪眼,硬生生把逼近的战火挡在了国门之外。金将军这一跪,膝盖沾的是陵园的尘土,心里装的是几十万志愿军的牺牲——他曾在纪念仪式上指着烈士墓碑说“每一块碑都刻着朝鲜的恩人”,这话不是场面话,是朝鲜家家户户都认的理。 每年的纪念从不是走形式。有一年雨水大,陵园里的土路积了泥,金将军没踩工作人员铺的木板,就踩着泥路走到毛岸英烈士墓前,亲手把被雨打歪的花束扶直,指尖蹭到墓碑上的字迹时,动作轻得像怕惊扰了沉睡的人。这种细致,藏着他对“感恩”的较真——朝鲜这几年再难,也没断过对烈士陵园的修缮,连烈士名录上模糊的名字,都专门派人到中国核对补全。不是刻意做给外人看,是他们打心底里认:没有当年志愿军的“拼命”,就没有今天朝鲜的主权完整。 对美对日的“不怂”,从来不是硬撑着叫板,是知道“退让换不来尊重”。美国牵头搞的制裁堵了朝鲜的外贸通道,日本跟着在半岛周边搞联合军演,可金将军没松过劲——一边顶着压力搞国防建设,把有限的资源用在关键的防御技术上,确保自家国门守得牢;一边沉下心抓民生,在黄海沿岸建渔业合作社,让渔民能安稳出海,在山区推节水灌溉,让粮食产量稳着往上走。他心里的账算得明白:光有强硬撑不起国家,得让老百姓有饭吃、有安稳日子过,才算真的立住了脚。 有人说“硬汉怎么会有柔情”?可这份柔情,全落在了对普通人的牵挂里。去年朝鲜遭遇台风,南部村庄被淹,金将军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踩着积水查看村民安置点,握着老人的手问“暖不暖、有没有饭吃”;反观对那些搞制裁、秀武力的国家,他从来没低过头——美国官员喊话“要谈判就得让步”,他直接回应“主权不能谈,尊严不能让”,这份硬气,是护着国家,也是护着老百姓的安稳。 铁血从不是蛮干,柔情也不是软弱。金将军把对志愿军的感恩刻进纪念里,把对国家的责任扛在建设里,把对强权的态度亮在底气里。这样心里装着感恩、手里攥着实力的人,才真的值得相交。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