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又拉了坨大的,欧尔班:给你们机会了,你们不中用啊 。 10月24日的布鲁

不简单的幸福 2025-10-26 08:31:47

欧盟又拉了坨大的,欧尔班:给你们机会了,你们不中用啊 。 10月24日的布鲁塞尔,欧盟领导人峰会在一片混乱中草草收场,一场旨在动用俄罗斯冻结资产为乌克兰提供1400亿欧元贷款的计划,被比利时首相德维弗的一票否决彻底击碎。 这场被寄予厚望的会议,最终连一份有实质内容的联合声明都未能产出,只剩下冯德莱恩与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在深夜记者会上的苍白辩解,反复强调“并非失败”的话术,在事实面前显得格外滑稽。 俄乌冲突升级以来,欧盟冻结的俄罗斯海外资产规模已达2000亿欧元,其中约90%都由总部位于比利时的欧洲清算银行掌控。冯德莱恩9月在“盟情咨文”中抛出的“赔偿贷款”机制,看似是支援乌克兰的“正义之举”。 实则是将他国主权资产当作政治博弈的筹码,这种违背国际法准则的操作,本身就埋藏着巨大的法律与金融风险。比利时的坚决反对并非毫无道理,德维弗早已明确表态,若要推进该计划,欧盟27个成员国必须共同分担未来可能面临的仲裁赔偿与俄罗斯的报复风险。 可其他持有俄冻结资产的国家却始终沉默不语,不愿承担半点责任,这样的局面下,比利时怎能独自咽下这颗苦果?过去一直因对俄立场被贴上“破坏欧洲团结”标签的匈牙利总理欧尔班,这次却成了最清醒的旁观者。 他没有像以往那样直接阻止反俄制裁,而是选择冷眼旁观,看着欧盟内部因利益纠葛自乱阵脚,最终用一句“给你们机会了,你们不中用啊”的嘲讽,道破了这场团结大戏的虚伪本质。 试想一下,一个连内部共识都无法达成的联盟,却妄图在国际舞台上扮演正义使者的角色,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欧尔班的表态并非刻意拆台,而是戳破了欧盟长期以来自欺欺人的假象——所谓的“团结”,不过是在无需付出代价时的集体狂欢,一旦触及核心利益与实际风险,便会立刻分崩离析。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就在峰会召开当天上午,欧盟高层还在高调吹捧“欧美携手抗俄”,为美国总统特朗普刚刚宣布的对俄石油巨头制裁摇旗呐喊,仿佛西方阵营铁板一块。可谁能想到,仅仅几个小时后,这份“团结”就被自己人亲手推翻。 这种前脚结盟后脚内讧的操作,不仅让欧盟在国际社会颜面尽失,更暴露了其在外交政策上的被动与短视。欧盟早已不是自主决策的独立力量,而是沦为美国地缘政治博弈的附庸,却连附庸之间的步调都无法统一,这样的联盟又能有多少底气? 峰会现场的混乱远超外界想象,外交官私下里怨声载道,直言会议“完全是一团糟”。各国代表唇枪舌剑,却始终围绕着自身利益盘算,没有谁真正关心乌克兰的实际困境,更没有谁愿意为所谓的“集体安全”承担风险。 德国、法国及波罗的海国家看似积极支持贷款计划,实则是想借他人资产做人情,既讨好乌克兰又不得罪美国,算盘打得噼啪作响;而卢森堡、意大利等国则顾虑法律风险,始终态度暧昧,不愿明确表态。 整场会议充斥着空洞的制裁口号与毫无意义的政治表态,没有任何能够落地的实质成果,这样的峰会与其说是解决问题,不如说是一场自导自演的政治秀。 峰会失败后,法国总统马克龙、英国首相斯塔默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急于“救场”,计划召开小联盟会议推进相关事宜。可这种抛开欧盟整体框架的“小圈子”操作,不仅无法解决根本问题,反而会进一步加剧欧盟内部的分裂与对立。 欧盟成立至今,一直以“多元一体”为核心理念,可如今却在重大国际议题上陷入“各自为战”的尴尬境地,这不得不让人质疑其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当一个联盟的团结需要靠“排除异己”来维持,其衰落的命运早已注定。 欧盟的这场闹剧,给国际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启示。在全球化时代,国际合作的基础是平等互利与相互尊重,任何将单边意志强加于人的做法,任何忽视成员国核心利益的决策,最终都将遭到反噬。 欧盟若继续抱着冷战思维,将内部团结建立在对抗他国的基础上,若继续无视成员国的合理诉求与风险顾虑,强行推进不符合国际法与市场规则的举措,只会让自身陷入更深的分裂与孤立。 乌克兰危机的解决,需要的是平等对话与务实协商,而不是靠挪用他国资产来“输血”,更不是靠空洞的政治表态来“造势”。 布鲁塞尔的深夜灯光,照不亮欧盟内部的裂痕与分歧。 这场失败的峰会,不仅是对欧盟虚假团结的一次公开曝光,更是对其国际信誉的沉重打击。未来,若欧盟无法正视内部矛盾,无法回归理性务实的外交轨道,其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只会越来越弱。 毕竟,团结不是喊出来的,而是靠共同的利益与相互的尊重凝聚起来的,当利益冲突来临,当风险降临,所谓的“团结”便会不攻自破。欧盟是时候清醒过来了,否则等待它的,只会是更大的失败与更深的分裂。

0 阅读:52

猜你喜欢

不简单的幸福

不简单的幸福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