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年在酒泉见过运20首飞,那晚风刮得像老班长骂人没一句好听,但字字砸心。 现

浅浅溪流 2025-10-26 12:29:29

我当年在酒泉见过运20首飞,那晚风刮得像老班长骂人没一句好听,但字字砸心。 现在?他们又整了个大活。 混合翼体。不是改改外形,是把机身和机翼揉成一坨铁疙瘩,像把擀面杖和面盆焊一块儿你猜能飞吗? 能。 航程?六千五。比运20多两千。载重?翻倍。 你问我信不信?我信。 不是因为论,是因为去年在西安,我看见一帮年轻人,凌晨三点还在画风洞模型,嘴里啃着冷包子,眼睛红得像刚打完仗。 不是一次,是137次。 炸了。修了。再炸。 人家C5停产三十年,安124老得快散架,咱们呢?举国体制,不讲道理,就闷头干。 你懂那种感觉吗?就是你家穷得揭不开锅,但你爹半夜偷偷把老炕拆了,说要给你打个能扛台风的柜子。 有人说没海外基地,造这么大有啥用? 放屁。 苏联当年有几块海外地?安124照样满世界跑。 战略投送,不是运货,是亮肌肉。 核弹不用,但你得有。 这玩意儿一出来,加油机、预警机、轰20的保姆,全有了。 我猜下一步他们要搞军民融合。 一带一路上那些超大件设备,吊车、盾构机,谁来运? 俄罗斯要是真缺飞机,来买咱的? 嘿,那可就不是出口了,是反向技术输出。 你说他们醒了吗? 我当年在研究所,天天听人说卡脖子。 现在?脖子没卡住,我们把脖子拧成麻花,还顺手打了根金链子。 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 十年前,我们追着跑。 现在? 我们站在跑道尽头,看着他们,笑。 快。 准。 狠。 这飞机,不是装备升级。 是空军的命,从能飞变成能打到你家门口。 你信不信? 我信。 因为我见过那帮年轻人,眼里有光。 不是AI的光。 是两弹一星那代人,一样的光。

0 阅读:40
浅浅溪流

浅浅溪流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