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的成名,诗意少女惊世人

鹰哥爱写文 2024-03-19 04:50:04

​《李清照传》作者:卫淇

​冠绝千古的才女

说起中国历史上的才女,李清照这个名字一定绕不过去。她的词作自成一派,哪怕身处“词之盛世”的北宋,也没几个人能胜得过她。她是语言大师,那些再平常不过的词语,经过她三言两语的加工,就能成为无比传神的佳句,这种“化腐朽为神奇”的语言功底,放在整个文学界,也是相当少见的。

最重要的是,李清照的这个“才女”名号,是十分具有含金量的。有人可能会觉得,今天才女并不少见,且不说董卿的出口成章,就是其他女生,发表了不错的作品,也能进入才女的行列。

的确,今天的社会,女性获得了接受教育和公平工作的机会,所以也有了更多施展才华的机会。但是在古代社会,女性是没有这些机会的。纵观几千年的中国文学史,写诗写文都是男性独有的权力,他们把酒言诗、以歌明志,留下了无数篇佳作。与之相比,女性群体却是失声的,她们被禁锢在闺阁和家庭中,百无聊赖地做着女工,日复一日地等待着丈夫。她们中不乏才情之人,譬如卓文君、蔡文姬之类,也仅仅只在历史舞台上留下了一两篇佳作。

幸运的是,当数不清的男性引领风骚时,女性中却杀出了一个李清照。她才情兼备,在世时便名震北宋,成为宋朝文坛的一颗夺目明珠。在后世,她更是被公认为“千古第一才女”、“一代词宗”、“词国皇后”、“藕神”等等。可以说,李清照以一己之力,为古代女性的才华正了名。

一位女性,在古代的男权社会,获得了这样的成就,无异于升级打怪,是非常难的。历史上很多女性,都不能在史书上留下姓名,一些有诗才的女性甚至都无法善终,唯有李清照,熠熠生辉,冠绝千古。

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人生,造就了独树一帜的李清照呢?今天,就让我们从卫淇的这本《李清照:人生不过一场绚烂花事》,走进李清照。

生于李家,清照之幸

公元1084年春日,伴随着一声嘹亮的啼哭,一个粉雕玉琢的小生命来到了世间。用今天的视角看,这个小女孩简直就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

她的父亲李格非饱读诗书,不但是当时文坛的中坚力量,还是宋朝名士苏轼的弟子,被称为“苏门后四学士”之一。她的母亲则是名相王珪的女儿,知书达理、书香盈袖。李格非对这个女儿疼爱有加,希望她的人生如清泉一般,清灵澄澈,于是,便为她起名“李清照”。

纵观古代女子的名字,名字起得大多文弱又随意,如“李清照”这样明媚大气又不流俗的名字,其实并不常见。因为,翻看史书,大都是帝王将相的故事,女子们仅仅以王氏、李氏等称谓出现,所以,李清照生于李家,尤为幸运。

李清照为人超凡脱俗,这点倒随了父亲李格非。李格非出身名门,父亲曾得到过宋朝名相韩琦的提携,他自己也是29岁就考中进士,人品相貌学问都是一流。

对于李格非,《宋史》用“俊警异甚”四个字来进行评价。就是说他又英俊又聪慧。而除了这两点之外,他的诗文也是文采斐然,被宋朝人认为仅次于太史公司马迁,这样的评价可以说是相当高了。

因此,李格非成了婚恋市场上的香饽饽,很多高官显贵都想招他当女婿。这不,李格非的第一任妻子就是名相王珪的大女儿。后来妻子生下李清照后,英年早逝,状元郎王拱辰又把孙女嫁给李格非。

然而,这些突然到来的青睐并没有让李格非迷失,他为人并不随波逐流,而是有着自己的操守。虽然是宰相的乘龙快婿,但他却做官清正、自立自强,婉拒别人的奉承,固守着自己的为官之道,一步一个脚印。

不爱女工爱诗书

小清照是幸运的,因为父母都饱读诗书、眼界开阔,所以他们并未像一般的家庭那样重男轻女,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认为相夫教子、精于女工才是女子的正业。相反,他们尊重着李清照的天性。大概是因为出生诗书世家,李清照天性里就带着对诗书的喜爱。据说周岁抓周那天,李清照绕过那些针线和脂粉盒,独独抓起了书和笔。

因为母亲早逝,李格非对女儿更加疼爱,对女儿的请求也全都答应,是典型的“富养”女儿。据说5岁那年的乞巧节,当别的女孩儿都望月祈祷,希望自己能有一双巧手时,李清照却告诉父亲,她想要读书写字。父亲欣然应允,自此,诗书就成了李清照最好的“玩伴”。据说李清照极为聪慧,诗书学得又快又好,甚至胜过自己的堂兄弟们。再加上父亲的指点,李清照小小年纪,就能背下几百首唐诗,还阅读了大量的诗词歌赋等文章。

就像我们小时候喜欢抄歌词一样,李清照幼年时也喜欢抄诗,有一次父亲查看她抄录的诗词,发现其它诗词都是用彩笺抄录,只有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被抄录在一张白笺上。父亲问她为何,李清照解释说,她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了悲伤和怀念,知道这是思念故人的词作,唯有白笺黑字,才与词的情感契合。父亲听后很是欣慰,此时李清照不过六七岁,已聪慧至此。

李清照读书,涉猎极广,经史子集,无一不包。那时,一般读书人家对女子的教育,还是以三从四德和相夫教子为主,即便读书,读得也是《列女传》《女诫》,再开明点的,读个《论语》《诗经》,好给将来嫁人加份筹码。李清照则不同,诗词歌赋陶冶了她的情操、诸子百家开阔了她的视野、文史典籍积淀了她的学识,在诗书的陪伴下,李清照自由自在地成长着。

后来,李格非入京为官,将李清照也一并接来京师。此时,李格非已经续娶了状元郎王拱辰的孙女,还给李清照生了一个小弟弟李迒。但李清照并未失去父亲的宠爱,反而是身后多了一个小玩伴、小跟班。每天一起读书、一起嬉闹,过得很是快乐。

那时,父亲的“有竹堂”总有贵客来访,晁补之、黄庭坚、张耒、米芾、秦观、陈师道……那些大名鼎鼎的文人,是她家的常客。正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当父亲和老友们谈天论地、谈古论今、谈诗论文时,李清照坐在一旁,仔细聆听,她的视野和见识也大大提升。

两首如梦令,惊艳汴梁城

此时的李清照已经日渐长大,也完成了成人礼,把头发梳成大人模样,穿上了大人衣裳。长年累月的书香浸润,让她拥有了诗心和诗意。而少女独有的细腻情感,又给了她表达的急切需求。

多种因素作用下,李清照开始尝试向外输出。那是文化最为鼎盛的北宋盛世,诗歌已在唐代达到顶峰,词则风头正盛,大有自成一派之势头。词这种题材,情志委婉,最适合表达内心情致。那时父亲忙于公务,继母忙于家事,兄弟们都在学堂读书,家中只剩下李清照一人。百无聊赖时,她就出门散散心、闺房读读书、书房填填词。17岁时,一首《如梦令》惊艳了大宋词坛。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那是一次日暮时分的湖上泛舟,李清照喝醉了酒,兴尽而返,却不小心将船划到了湖上的荷叶深处。在接天莲叶无穷碧的荷花丛中,少女划着小船,穿梭其中,一不小心,惊得了一群在水中栖息的鸥鹭。

这首小词情致极美,夏日、少女、日暮、荷叶、小船、鸥鹭,这些美好的事物接续出现,有动有静、有人有景,极具画面感,一下就能戳中人心,让人感觉到青春的美好与烂漫。这种情思与趣味,是忙于世事、忙于建功立业的男性们所少有的。所以,小词一经写出,便受到父兄的称赞。

很快,这首小词飞出了李家,飞到了群英荟萃的汴梁城。所有看到小词的人,都眼前一亮。在那之前,词的内容不是相思就是闺怨,境界极窄,苏轼借词言志,书写大江东去浪淘尽,毕竟也是将词作为诗的变种,借以抒发抱负。总体而言,词的内容还是狭隘的,格调还是哀愁的。

而李清照的这首小词,却清新明朗、真挚可爱。原来,词还可以如此生活化,原来,女儿家写的词如此别具一格,有男性未有之风味。“李清照”三个字,开始在文坛崭露头角。

另一首《如梦令》同样惊艳了世人: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雨声阵阵,搅扰了少女的心事。借酒消愁的她,随着雨声,沉沉睡去。一夜酒醒,少女的第一句话却问,院里的海棠花可好?侍女随口回答:“还和以前一样。”

然而,侍女怎么能体会少女的玲珑心事呢?她没有察觉到,一夜的风雨,虽然滋润了海棠的叶子,却也催促了花朵的凋零。这种心思,和林黛玉为花而叹、亲手葬花,是一样的情致。这是少女对花儿的哀叹,也是少女对青春和自我的哀叹。

两首小词,让李清照声名远播,人们看到了少女的柔美,感受到了小词的婉约。此时,人们对于李清照的印象,不过是一个闲情逸致的闺中少女。但很快,李清照就让汴梁城的文人墨客们刮目相看了。

当时,父亲的好友、“苏门四学士”之一的张耒写了一首《读中兴颂碑》的诗,引得黄庭坚等文人名士纷纷和诗。和诗是文人间的常事,大家酬答唱和,增进交际。但让大家没有想到的是,闺中的李清照居然也写了两首和诗。诗歌借古讽今、旁征博引、意境高远、气骨雄健,思想十分深刻,展现出李清照对国家和时事的关注和思考。

两首诗歌一出,文人墨客们彻底记住了“李清照”这个名字,这个女孩子拥有不同于一般女子的心性,拥有心系家国的胸怀。可大家不知道的是,这个年纪轻轻的女孩子,还将在文坛上大显身手,创造更多的文坛奇迹。

1 阅读:22

鹰哥爱写文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