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在导师面前不再唯唯诺诺
不再一味只会说好的老师,而是主动带着答案去引导他
比如
不说:“老师我该怎么做”
而是:“A方法可以用XX模型来试一下,如何.. B方法..你觉得哪个方案更合适?”
.
❷不再过度在意别人的评价,不再轻易自责
无论是导师的批评,还是同门比较,都无法定义你的价值
你依然会听取建设性意见,但那些无关的噪音和负面的评判,不再能轻易击垮你的内心
风雨不动安如山
.
❸不再忍气吞声,也不会随意翻脸
你懂得了,无底线的忍让只会助长他人的气焰,有时候翻脸也是一门达成目的的工具和手段
你学会了在感到不舒服时,用平静而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立场和底线
.
❹建立清晰的边界感
你清晰地知道,你的时间、精力和情感是宝贵的资源。你敢于对不属于自己分内的工作说“不”,也懂得在需要专注时为自己划出一片不被打扰的空间。建立边界感,不是冷漠,而是对自己的负责
.
❺开始接受悬而未决,不再被折磨,沉得住气
生活没有标准答案,模糊是常态。你终于明白,与其被“悬而未决”的状态反复折磨,不如学会与问题共存。你沉得住气了,在迷雾中耐心摸索,本身就是解题的一部分
.
❻学会争取利益
你认识到,机会和资源不会凭空掉下来。无论是更好的课题、参加会议的机会,还是合理的劳务报酬,你开始有理有据地准备材料,在合适的时机为自己发声。敢于争取利益,是成年世界里最基本的游戏规则
.
❼不再好为人师,不参与别人因果
你收起了盲目指点他人的热心肠,理解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课题和要走的路。你尊重他人的选择,不再试图强行介入或拯救。不参与他人因果,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解脱
.
❽允许一切发生,可以做到心中坦然
生活与科研一样,充满了不可控。计划会夭折,努力可能没有结果,事情不总按预期发展,你会预留下很多方案来应对,但是也接受一切发生
.
❾开始控制负面情绪,不被情绪束缚
挫败、焦虑、嫉妒依然会出现,但你不再被它们完全裹挟。你学会了像一个旁观者一样观察自己的情绪,理解它的来源,然后与它和平共处,而不是被它牵着鼻子走
.
⓪不被期待内耗
读研是你自己的人生选择。你依然努力,但不再是为了活成别人的样子,而是忠于内心的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