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军营为什么不能拆?其实说白了,这些都是军队的资产,军队不发话当地政府就无权处理,放到倒塌都没人能管。 废弃军营不能拆除的主要原因是这些设施属于军队资产,按照法律法规,地方政府没有处置权。根据《军事设施保护法》,军事设施包括营房和土地,由军队统一管理,未经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批准,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擅自拆除或改建。 产权是国家划拨给军队的,永久使用权在军方手里,地方想动必须走程序报批。实际操作中,军队不点头,地方政府就只能干瞪眼。 举个例子,河北某废弃军营在2018年被开发商私自施工,结果挖断地下电缆,造成通讯中断,军方介入后开发商被罚款并停止工程。类似情况在全国不少地方发生,地方政府多次申请改造,却因为产权问题被挡回去。 废弃军营往往占地大,建筑坚固,内部可能残留弹药、污染物或辐射物质,拆除前需要专业队伍清理,成本高风险大。如果贸然动工,容易引发爆炸或环境污染,危害周边居民安全。 法律上,军队资产处置有严格流程,包括评估战略价值和历史意义,层层审核后才能决定。很多军营建在战略位置,如边境或交通要道附近,即使废弃,也保留作为潜在军事用途。 一旦有紧急情况,这些地方能快速启用,成为指挥中心或后备基地。国家安全考虑是核心,拆掉就等于削弱防御能力,尤其在国际形势复杂时,更不能轻易放弃。 从资源角度看,这些军营再利用潜力大,但前提是军方同意。有些地方把废弃军营改造为公园、学校或商业区,节约土地成本,缓解城市扩张压力。 不过,改造也要遵守规定,不能破坏原结构。 举例,北京丰台旧炮兵营地闲置多年,地方政府想开发成住宅,却因军队不同意一直搁置。石河子军垦旧址也是这样,墙上旧标语还在,内部设备堆放着,拆除申请被退回,理由是涉及屯垦戍边历史。 贺兰山旧工事位于山坡,原本用于防御,现在留作教育用途,地方政府无权干预。废弃军营还有历史文化价值,很多见证了国家变迁,如黄埔军校旧址,承载革命记忆,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拆除等于抹掉历史痕迹,所以一些城市选择保留并改造为博物馆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国际上类似,美国和俄罗斯的废弃基地也受军法保护,不经批准不能动。废弃军营管理强调纪律,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条令规定,严禁损毁或私自拆装军事设施,违者追究责任。 这套体系保证了军队资产完整性,避免地方随意开发。 实际中,很多军营闲置到自然损毁,也没人能管,因为产权清晰,地方政府只能围栏保护。资源再利用时,需平衡历史与现实,有些军营部分拆除,但核心保留。 废弃军营不能拆的核心是军队资产属性,地方政府无权处理,确保国家利益优先。法律保护下,这些设施即使破旧,也保持战略储备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