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小区碰到两个人对我说着同样的话,你带娃三年老了很多,你刚来小区的时候,我们都谈论这个宝宝是不是你生的二胎,我心想,莫非当年就是她们两个人谈论的。 我当时手里还拎着刚买的青菜和排骨,塑料袋把手勒得有点红,我家娃正蹲在不远处的草坪边,拿着小铲子挖泥土玩。那两人就站在我旁边,一个穿碎花连衣裙,头发烫成小卷,另一个穿黑色运动裤,手里攥着个广场舞用的扇子,说话的时候眼睛还时不时瞟向我家娃。 碎花裙先开的口,语气里带着点似笑非笑:“你看你现在,眼角都有细纹了,三年前刚搬来的时候,我还跟她(指了指运动裤)说,这姑娘看着年纪不大,怎么二胎都这么大了,后来才知道是头胎。” 运动裤也跟着点头:“可不是嘛,带娃就是熬人,我家闺女当年带娃,也是一年老好几岁。” 我听着这话,心里头那点不舒服慢慢冒上来。三年前刚搬来的时候,我刚生完娃没俩月,身材还没恢复,穿的都是宽松的卫衣,有次下楼给娃买尿不湿,就看见这俩人在花坛边凑一块儿嘀咕,当时没听清,只看见她们往我这边看,现在一对照,可不就是她们俩嘛。那时候我老公还在外地出差,我一个人带娃,晚上睡不好,白天还要收拾家里,有时候抱着娃喂奶,胳膊都酸得抬不起来,听见别人背后议论,偷偷躲在房间里哭了好几回,总觉得自己是不是真的那么狼狈。 我把手里的菜往旁边石桌上放了放,蹲下来摸了摸娃的头,娃抬头冲我笑,脸上还沾了点泥土。我站起身,看着那俩人,没像以前那样躲开,反倒平静地开口:“带娃是累,这三年我确实没睡过几个整觉,老了点也正常。不过当年你们说我是二胎的时候,我其实听见一点,那时候我家娃才刚满月,我肚子是没恢复好,不是生过二胎。” 碎花裙的笑一下子僵在脸上,运动裤赶紧打圆场:“哎呀,都是过去的事了,我们就是随便聊聊。”“随便聊也得有谱啊,” 我接着说,“那时候我一个人带娃,老公不在家,听见你们那么说,还以为自己真的看着像生过两个的,晚上抱着娃掉眼泪,就怕自己给娃丢人。” 这话一说,旁边刚好路过的张姐停下了脚步。张姐也是带娃的,跟我住一栋楼,平时常一起在楼下遛娃。她听见了就接话:“可不是嘛,带娃最忌讳别人背后瞎议论了!我当年带我家小子,胖了二十斤,还有人说我是未婚先孕呢,气得我好几天没下楼。咱们当妈的,谁不是熬过来的,老点怎么了,娃健康比啥都强!” 张姐这么一说,碎花裙和运动裤的脸更不自在了。碎花裙拽了拽衣角,小声说:“我们真没别的意思,就是随口一说。”“随口说的话,也可能扎人心啊,” 我看着她们,“现在我家娃三岁了,会喊妈妈,会自己吃饭,我老点也值了。以后要是看见别的宝妈,别再随便议论人家是不是生二胎,是不是显老了,大家都不容易。” 我家娃这时候跑过来,抱着我的腿喊 “妈妈”,我顺势抱起他,擦了擦他脸上的泥土。碎花裙和运动裤没再说话,互相看了一眼,拿着扇子匆匆走了,走的时候还特意绕开了张姐。 张姐过来拍了拍我的肩膀:“说得好!就该这么说,她们俩平时就爱背后议论人,以前还说我家小子长得矮,我都没理她们。” 我笑了笑,抱着娃拿起石桌上的菜:“以前总怕跟人起冲突,现在觉得,该说的话还是得说,不然她们总以为自己随便说两句没什么。” 回家的路上,娃趴在我肩膀上,小声问:“妈妈,刚才那两个奶奶怎么了?” 我摸了摸他的头:“没怎么呀,妈妈就是跟她们说,带宝宝虽然累,但是妈妈很开心。” 娃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在我脸上亲了一口。 晚上给娃洗完澡,哄他睡着之后,我坐在阳台看月亮,老公走过来递了杯热牛奶:“今天楼下跟人聊天了?张姐刚才在业主群里说,你今天怼得那俩爱议论人的阿姨没话说,还说你说得特别好。” 我喝了口牛奶,心里暖暖的。 其实我也不是想怼她们,就是想让她们知道,每个带娃的妈妈都在用力生活,那些随口说出口的议论,可能会变成扎在人心里的小刺。现在想想,这三年虽然累,虽然老了点,但看着娃从只会哭的小不点,长成会跑会笑会跟我撒娇的小男子汉,这点 “老” 根本不算什么。 后来再在小区碰到碎花裙和运动裤,她们再也没跟我提过 “老了” 或者 “二胎” 的事,有时候远远看见,还会主动往旁边挪挪,给我和娃让道。张姐说,自从那天之后,她们俩在小区里议论人的次数也少了,可能是怕再碰到像我这样 “敢说” 的宝妈。 有次带娃在楼下玩滑梯,碰到一个刚搬来的宝妈,抱着怀里的宝宝,一脸疲惫。碎花裙路过的时候,居然主动跟她说:“带娃累了就多歇歇,别硬扛,有啥需要帮忙的,跟我们说。” 我听见了,心里还挺意外,转头跟张姐对视了一眼,俩人都笑了。 原来有时候,把话说开了,不是为了争输赢,而是为了让更多人明白,互相理解比背后议论更重要。带娃这三年,我不仅学会了怎么照顾宝宝,还学会了怎么勇敢地表达自己,怎么为自己和同样在带娃的宝妈们,争取一份应有的尊重。这种成长,比脸上的细纹更珍贵,也更让我觉得踏实
今天在小区碰到两个人对我说着同样的话,你带娃三年老了很多,你刚来小区的时候,我们
外向圆月
2025-10-27 04:33:06
0
阅读: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