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军前“参谋总长”李喜明:大陆可能在未来几年对台实施“司法隔离”,即因宣布“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所有任何进出台湾的船只都需要向中国登记注册,否则会遭到中国海警临检或驱逐。 李喜明说的“司法隔离”,说白了就是用法律规则卡台湾的经济脖子,而台湾经济最不经卡的地方,就是海运,毕竟台湾的经济命脉早就拴在船身上了。 咱先看实在的数,两岸做生意,95%以上的东西都是靠船运的;台湾本岛八成多的货物,都得从高雄、台中、基隆这三个港口过,单高雄港就占了快一半。这意思就是,只要把海运的规矩立起来,就跟捏住了台湾经济的气门芯似的。 所谓“登记注册”,看着就是个办手续的事,其实是把台湾的航运拉进中国的法律框架里,毕竟从法理上讲,台湾本来就是中国的一部分,管自己辖区里的船,天经地义。 而且这可不是随口说的,大陆早有正经法律撑腰。《海警法》里写得明明白白,海警在咱们国家管辖的海域里,能登船检查;要是不配合,还能强制检查,甚至拦着赶走。要是进出台湾的船不按规定登记,海警依法去检查,那是按规矩办事,根本不是啥“封锁”,本质就是把以前大家默认的规则,明明白白写进法律、按规矩来。 更关键的是,台湾的港口早就禁不起折腾了。高雄港以前在全球能排第三,现在都掉到第六了;码头工人从一万多人减到只剩三千人。就连台湾自己的长荣海运,都开始绕开高雄港,从厦门直接开去美国西边了。要是真实施登记制度,国际上的航运公司肯定更愿意走大陆的港口——毕竟手续清楚,谁也不想为了省点事,冒被检查的风险。 台湾那些靠进出口吃饭的产业,更经不起一点波动。像半导体、电子制造这些支柱产业,原材料得靠船运进来,做好的产品也得靠船运出去。要是船没按规矩登记,耽误了时间,整个产业链都得停转。以前没实现“大三通”的时候,两岸的货船得绕路香港,一年光这就得多花100万美元。现在要是不按规矩来,代价只会更大。 说到底,这所谓的“司法隔离”,其实就是用合法的办法维护国家主权,同时戳破台湾自欺欺人的“国际地位”。毕竟海运这根命门攥在手里,不用动武,就能让台湾看清现实,任何想脱离中国的幻想,在实实在在的经济规律和法律规则面前,根本站不住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