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暖阳映景区 云顶山上秋色浓 记者王志俭(穿石)文图 前些天兰州阴雨连绵,天气有些阴冷只好猫在家中。这几日天气晴朗正是欣赏秋景的好时光,于是27日上午我披着秋日暖阳,踏上了游览云顶山景区的旅途。 1:慕名游览云顶山秋景 说来有些孤陋寡闻,几十年间我竟没去过云顶山。前些年云顶山鲁冰花盛开,曾让云顶山红火过一阵。那次就想去云顶山一游可惜没有去成,一晃几年又过去了。而这几年云顶山的名气越来越大,尤以秋色美丽享誉旅游业,并逐渐成为徒步旅游者青睐的景区。在此情形下如再不去云顶山,恐怕我这个兰州人就图有虚名了。 早晨9时许太阳公公已经上岗,将金色的阳光洒满城市角落。我从文化宫乘坐44路公交车,由于是第一次去云顶山路线不熟,询问公交车司机时他热情说,您只管安心乘车,到时我会提醒您下车换乘面包车。兰阿公路早已不是多年前的狭窄公路,公交车多半时间行驶在新修的宽阔公路上。我一边欣赏新修公路两侧的风光,一边回想着记忆中的兰阿公路旧貌恍如梦中,不由从内心感叹兰州城市建设真是飞跃发展。 “到了,在这里下车可乘面包车去云顶山。”就在我还遐想时耳边传来公交司机师傅的提醒声。刚到一个红灯十字,就听到面包车司机招呼:“每人10元钱,一直拉到云顶山步行道下。”没有耽误一分钟,我便和其他5个散客一同乘坐面包车驶向云顶山。 云顶山秋色醉煞人 面包车师傅很健谈,一路上不停的介绍云顶山的景点和浓郁的秋色,约半小时面包车行驶到云顶山下。 放眼四望群山郁郁葱葱,红色、黄色,褐色点缀绿色树木之中,彼时云顶上就像画家手中的调色盘,五彩斑斓绚丽多彩、美不胜收。虽然当天不是周末可一路上游人不断,有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也有中老年人游客。甚至还能听到东北、山东、河南等地口音,从中可窥到云顶山火爆的一斑。 步行道走到一半,眼前出现木制梯形道一直通到山顶。路途比较远但每隔一段路,木制步道就有一个小方台,配备可供游客休息的木凳,只可惜前一天山上下过雨雪,凳子湿漉漉的无法入坐。 游人只好站在方台上小息,喝水、吃零食补充能量。在半山一个方台围栏边,有块黑布遮住下面上写别掀两个字。而这两个字却勾起了游客的好奇心,几乎每个到这里的游客都要掀开黑布一探究竟。“你真犟”看到“谜底”后游客们无不欢心大笑,笑声中冲淡了人们爬山时的枯燥和劳累。 木制踏板上湿漉漉的,有些踏板上还有一层薄薄的霜,踩在上面还有些湿滑。经过一段爬行脸上出现汗渍,再加上秋日暖阳辐射,身体感到有些发热。就在此时爬到了佛手景点,看到金黄色的佛手我顿时来了精神,站到佛手边拍照留念。除了这个金黄色的佛手,这个景点一面墙上还雕刻着几个高低不同的佛手,吸引着游客们打卡争相拍照。 之后,我又随着游客向上攀登,不一会又来到一个佛脚、佛手景点。这里围聚了不少游客,都纷纷在拍照和录制视频。观赏完佛手、佛脚景点后,许多年轻游客又向山上攀登,上面有玻璃栈道我胆小害怕就再没往上攀登。听说前面山顶有个亭子,是观赏云顶山风景的最佳位置,于是我便向山顶攀登而去。 接近山顶时发现林中有零星雪片,由此判定这里前几天降过雪,而路上搞卫生的工作人员证实了这一点。13时许,正是阳光最强时段,照在身上暖意融融。脚下踏板上的霜也完全融化,踩在上面发出滋滋响声,就连扶手也晒得有些发热,手握扶手一股暖意传向全身。 至此环境让人心情愉悦,尽管山顶步道陡峭,可感觉没费啥力就登到山顶。站在山顶亭子上面,云顶山景色一览无余。只见层峦叠嶂树木花草各展芳姿尽相媲美,让人感觉仿佛走进了仙界,令人陶醉不能自拔。我感觉此时美丽词语已无法形容云顶山的秋色之美。感觉唯有歌声能表达我的心情,可惜我没有唱歌的天赋。忽而我又觉得写诗可以抒发我对云顶山秋景的赞美,但遗憾的是我没有写诗的才华。 于是只能对着云顶山默默说到,既然我不会唱歌和作诗,那就让我写篇拙文抒发我的感情吧。我知道拙文肯定写不出云顶山的雄伟壮丽,但我还是要自不量力的去写,因为文章能让更多人知道兰州云顶山的大名,如此我就心满意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