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起香港霍家,不少人第一反应肯定是相关家族的传奇故事,尤其是霍家大房的那些豪门桥段,更是让人耳熟能详。
提到长孙霍启刚,可能大家都会想到他和郭晶晶的神仙眷侣爱情,这些年来频频出现在公众视野,谈家庭、聊爱国,夫妻俩简直成为了 "豪门正能量" 的代名词。
其实很多人都忽略了,霍家并非只有大房,还有二房和三房。
而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霍家二房的孙子——霍智谦,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豪门变奏”故事。
事情要从一则不经意的朋友圈动态说起。
当时,霍智谦的发文内容显示,他如今的生活状态无比普通:任职于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是一名普通医生,连居住的房子也不过只有30多平米。
简简单单的一份独白,却让很多人感到错愕,怎么堂堂霍家孙子过得如此接地气?
再和霍启刚的亿万豪宅生活一对比,这算是彻底诠释了什么叫天差地别。
那么,这巨大的反差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故事呢?
要解开这个疑问,就得先来说说霍家的家规。
了解霍家的人大都知道,这个家族一直以“豪门清流”著称,他们不仅在做生意上低调务实,连家族规矩也是独树一帜。
而其中一条让人倍感意外的规定,就是霍英东在生前要求,二房和三房的成员不得经商或从政。
这条家规不仅塑造了霍家往日清流的形象,也为家族内部打上了一层意义深远的烙印。
从长远来看,或许这条规定在某种程度上减少了霍家内部因为争企业主导权而产生的分歧与矛盾,但对部分家族成员来说,这无异于锁住了他们原本能在商界、政界大显身手的可能。
霍智谦的奶奶冯坚妮,就是霍英东的二房太太。
和很多豪门故事中强调家族背景的豪门媳妇不同,冯坚妮不仅低调,她的三子一女都几乎遵循了霍家的家规,远离了霍家的企业权力中枢。
简单点说,她们这一支家族,基本在香港公众视野中“隐身”了数十年。
冯坚妮这段传奇般的婚姻也是另一大看点——16岁那年她认识了霍英东,两人一见钟情,但奈何霍英东当时已有家室,加上霍母的极力反对,两人被迫分开。
后来冯坚妮经历了一段失败的婚姻,甚至带着一个儿子重新回到霍英东身边,最终才得以“名正言顺”成为霍家的二房成员,期间的波折可谓十分跌宕。
然而即便后来正式进入霍家,冯坚妮的存在感也依然不算高,她就这么低调地度过了半个世纪,成为霍家最不被外界关注的一位。
而她的小儿子霍文逊,则是霍智谦的父亲。
这个男人延续了母亲的一贯风格,不仅低调老实,甚至成为一名敬业的医生。
从香港大学医学专业毕业后,霍文逊一路扎根于食道和胃肠疾病研究领域,成为业内的权威专家。
后来,他还担任了多所顶级医学院的院长,绝对是一位凭实力打拼出一片天地的医学人才。
或许是受父亲的影响,霍智谦从小对医学也耳濡目染,选择了和父亲相同的职业道路,走上了医生这条路。
不过,尽管从家世和背景来看,霍智谦似乎“起点很高”,但他却没有享受到大众想象中的豪门资源,而是过着一份相当普通的生活——这实际上就和霍家的家规脱不了干系。
值得一提的是,霍家的这条“二房三房不得参与家族事业”的家规,本质上有着母系长房的一种“掌控权”色彩。
在霍英东的原配妻子吕燕妮仍在世时,她就明确提出,霍家的财富和产业,未来的继承者只能来自大房。
因此,二房三房成员后来虽然也通过争取分得了部分遗产,但无论在资金规模还是社会影响力上,都与大房显得相对悬殊。
霍智谦便是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长大,注定了无法依靠霍家雄厚的背景去实现人生的财富腾飞。
再加上,他的两个姐姐都已经嫁入豪门,过着无忧无虑的阔太生活,家族资源的进一步分散,更是让霍智谦的选择空间变得窄小。
尽管如此,霍智谦本人并未对此有所抱怨。
他的朋友圈里更多流露出的反而是一种思考自我的感受。
他住的房子虽然只有不到30平米,但对他而言,这已足够过好每一天。
作为医生,他的专业性和技术能力既让他拥有一份收入稳定的工作,同时也具备了一种社会价值感。
这一点,也是和霍启刚高调的豪门生活形成了极大的对比。
霍启刚作为霍家的长孙以及大房的核心代表,他的一言一行几乎都得到了亿万双眼睛的关注,还得时不时以名门后代的身份站出来履行各种社会职责。
而霍智谦则完全隐身于公众之外,不需要承担家族荣耀的任何责任,可以安静地做自己喜欢的工作,过着低调又舒适的小日子。
通过媒体的报道我们得知,霍智谦家里其实和普通人并不完全一样。
他的父亲霍文逊在医学界有着相当的地位,收入也堪称可观,因此即便霍智谦没有霍启刚那种豪车豪宅式的人生,他依然是在一个资源丰厚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
能够在香港这种寸土寸金的地方轻松拥有一套三十平米的房子,已经超越了无数工薪族。
和霍启刚动辄举办豪华酒会、畅谈产业合作机会这样的场景不同,霍智谦的“平凡”,反倒是一种更接近常人的生活状态。
很多人或许会认为,霍智谦和霍启刚这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生代表了豪门后代的两种极端。
其实,这并不全然正确。
一个选择高调承担家族责任,一个甘于平淡追求自己的医学事业——这不过是两种人生道路上的不同选择。
纵然复杂家规塑造了一定的阶级分割,但最终霍智谦选择了割舍掉“霍家后代”的光环,专注于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而霍启刚则积极扛起了作为霍家长孙的重任。
他们无所谓谁更成功,也没有必要去评判这种“天差地别”的意义——这只是围绕霍家这一豪门后代的两个不同剪影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