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国际创始人张汝京曾说,他说在自己离开台积电时,台积电董事长告诉他,你敢去大陆

春秋说史 2025-10-30 16:55:31

中芯国际创始人张汝京曾说,他说在自己离开台积电时,台积电董事长告诉他,你敢去大陆,那在台积电的这么多股票就不能拿了!可是张汝京却说,不要就不要!他说是家国情怀使他放弃一切回来报效祖国! “敢去大陆,你在台积电的股票就别想拿!” 面对台积电董事长的通牒,张汝京只回了一句 “不要就不要”,转身带着团队登上了回中国大陆的飞机 。 这一年,他已经 52 岁,手里攥着的不是股票凭证,而是让中国半导体 “有自己根” 的念头。 在此之前,他早已是圈内响当当的 “建厂大师”,出生在南京、成长于台湾,他在美国德州仪器干了二十年,参与建设过全球多家晶圆厂,对芯片制造的每一个环节都了如指掌。 后来回台湾创办世大半导体,短短几年就把企业做到岛内前列,也正因这份实力,世大被台积电收购,他回大陆搞半导体的计划,一度被搁置。 2000 年,他终于带着老部下闯到上海,那时候大陆半导体几乎是一片空白,资金凑不齐,他就四处奔走找投资。 设备跟不上,他就去淘旧设备改造,缺技术人才,他凭着多年人脉和诚意,说服一批台湾师傅南下,没日没夜地盯现场,短时间内就建起了多座晶圆厂,让中国本土芯片制造从 “零” 迈出了第一步。 创业路上的坎,一次比一次难,中芯国际刚有起色,就遭遇专利纠纷、巨额索赔,紧接着是金融危机、股东内斗,好几次差点把企业逼到绝境。 61 岁那年,他离开中芯,没人以为他还会再折腾 ,可 66 岁时,他又创办了新昇半导体,专门攻克国内长期依赖进口的大硅片,70 岁还往青岛跑,推动 CIDM 模式实现量产,把芯片产业链上的 “硬骨头” 一块一块啃下来。 他的执着里,藏着父亲的一句话,父亲生前总问他 “什么时候回大陆建工厂”,这份期望,加上他看到大陆芯片 90% 以上依赖进口的现状,让他把个人得失看得很轻。 放弃台积电的股票,意味着放弃安逸的晚年,可他觉得 “国家需要比什么都重要”,比起股票带来的财富,他更想让中国有自己的芯片制造能力。 现在提起中国半导体,没人能绕开张汝京,中芯国际的崛起,本土大硅片的突破,背后都有他当年打下的基础。 更重要的是,他带出来的一批技术人才,如今成了行业里的中坚力量 , 他没喊过什么豪言壮语,却用二十年时间证明,家国情怀不是空话,是拿着图纸盯生产线的坚持,是遇到困难不回头的韧劲。 如今 70 多岁的他,还在关注芯片技术的突破。 有人问他累不累,他说 “看到国内芯片能自己造了,就值得”。 那句 “不要就不要”,早已不是简单的一句话,成了中国半导体崛起路上的一道标尺 , 提醒着后来者,有些选择,比财富更重要。 对此你怎么看?   信源:天下网商

0 阅读:0
春秋说史

春秋说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