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1966年的一天,金庸感到异常疲惫,决定去他常去的餐厅喝咖啡放松一下。 在结账时,他顺手给了女服务员10元小费,却没想到这个小小的举动,竟然对他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金庸的江湖世界充满了侠义抉择,而他现实人生的转折,同样围绕一份残酷的契约展开,这份协议不仅终结了一段婚姻,更深刻地改写了三个人后半生的命运。 至1976年,著名作家查良镛与他的第二任妻子朱玫已共度近二十载,朱玫才华横溢,是位英语流利的新闻工作者,在金庸创办《明报》的艰难岁月里,她曾是并肩作战的伙伴与贤内助,并为他生育了两子两女。 然而,时间让金庸对这段婚姻产生了倦怠感,新的诱惑出现在十年前的1966年,那时的金庸正因发表尖锐时评陷入舆论风波,创作也遭遇瓶颈,内心无比郁闷。 在一个下午的餐厅里,他遇见了年仅十六七岁的女服务员林乐怡,她那双明亮清澈的大眼睛,以及灿烂笑容中所蕴含的朝气与纯真,瞬间击中了金庸。 林乐怡认出了这位大作家,怀着崇敬之情为他推荐菜品,却坚定地拒绝了他给的10元巨额小费。 这份不被世俗沾染的纯粹,成了金庸精神上的慰藉,此后,金庸展开了执着的追求,即便林乐怡曾为躲避他远赴澳洲,他也不曾放弃,长达十年的地下恋情,最终让情感的天平彻底失衡。 1976年,当朱玫发现丈夫早已心有所属时,她没有选择歇斯底里的纠缠,这位清醒的女性,在离婚谈判桌上提出了两个极为精准的条件:一笔令她满意的财产,以及一个核心条款——林乐怡必须接受结扎手术,永久放弃生育的权利。 这个条件背后,并非单纯的情感报复,它是一位被背叛的母亲,为保障自己四个子女未来财产继承权而进行的最决绝的布局。 朱玫用这种方式,冷静地为孩子们的未来筑起了一道防火墙,面对这个足以影响新人生的苛刻要求,金庸几乎未加思索便答应了,他奔向新生活的心情,远比他想象中更为迫切。 契约签订之后,无人成为真正的赢家,同年,金庸远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的长子查传侠,因无法承受父母决裂的打击,在19岁时选择自杀,这件事成了金庸一生无法摆脱的隐痛与憾事,他内心深知,儿子的悲剧与自己的行为脱不开关系。 金庸与林乐怡的婚姻维持了四十余年,他曾送她去澳洲留学深造,晚年也由她精心照料,然而,这份看似圆满的爱情,始终存在一道无法弥补的裂痕。 林乐怡为了爱情,接受了可能被剥夺生育权的代价,最终未能拥有自己的孩子,2018年金庸在香港去世后,她独自一人面对晚年。 朱玫成功守护了子女的利益,但她的后半生却在决绝的孤独中度过,她至死没有原谅金庸,也拒绝接受他的任何帮助,最终一个人在家中寂寞离世,她用一种极端的方式维护了尊严,也选择了与世界彻底的隔绝。 回看金庸的一生,从对影星夏梦的倾慕,甚至以她为原型创作出小龙女,到与朱玫的决裂,再到与林乐怡的相守,他始终在追寻一种完美的情感寄托。 信息来源:新京报网《大侠金庸辞世:笔落了,江湖犹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