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恩负义,巴西对中国出手了!10月28日媒体爆料,巴西外贸委员会正式官宣,对原产

不负赋墨尘 2025-10-30 18:51:21

忘恩负义,巴西对中国出手了!10月28日媒体爆料,巴西外贸委员会正式官宣,对原产于中国的金红石型二氧化钛,做出反倾销肯定性终裁,不仅要加征反倾销税,还要征5年!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近年来,巴西对中国钛白粉的需求持续增长,2023年,中国钛白粉的出口量达到了190万吨,占巴西进口总量的80%。   相比之下,巴西本土的钛白粉生产成本较高,且长期面临着原材料不足、生产工厂开工率低等问题,这使得巴西本土企业在与中国企业的竞争中逐渐落于下风。   以巴西本土钛白粉企业为例,其生产的钛白粉售价高达2800-3400美元/吨,而中国钛白粉的价格则仅为2270美元/吨,这一价格差距使得中国钛白粉在巴西市场占据了越来越大的份额。   为了应对中国钛白粉的价格优势,巴西本土企业于2024年1月向巴西政府提出反倾销申请,指控中国企业的钛白粉以低于市场价格的价格倾销到巴西市场,严重冲击了当地的产业。   巴西政府随即启动了反倾销调查,并在2024年4月发布了初步裁定,开始对中国钛白粉征收临时反倾销税。   最终,巴西外贸委员会在2024年10月作出了肯定性的终裁,决定对原产于中国的金红石型二氧化钛征收为期五年的反倾销税,税额为每吨1148至1267美元,这意味着中国钛白粉的出口成本将大幅上涨。   这一裁定无疑给中国钛白粉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反倾销税的加征意味着中国企业的成本将大幅上升。   根据目前的价格,中国钛白粉的出口价可能会在税费加成后上涨六成,这让中国钛白粉的价格优势几乎荡然无存。   以中核钛白为例,该公司在2024年初尝试上调出口价格100美元/吨时,已经引起了部分客户的观望,而此次加征的税额更是可能导致市场的更大反应。   而且,对于巴西的下游产业,如涂料、塑料、造纸等行业,反倾销税的加征将直接推高生产成本。这些行业的生产成本将上涨至少30%,而这种成本上涨最终将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导致物价上涨。   虽然巴西本土的钛白粉企业可能因此受益,但这种短期的保护主义政策可能会影响到巴西整体的经济竞争力。   缺乏外部竞争压力,本土企业的技术升级和成本控制动力将受到抑制,长期来看,这种“温室保护”可能让巴西本土产业逐渐失去全球竞争力。   尽管巴西的反倾销裁定对中国钛白粉企业构成了严峻挑战,但中国企业并没有坐以待毙。首先,中国钛白粉企业已经开始积极寻找市场多元化的道路。   东南亚、中东、非洲等新兴市场逐渐成为中国钛白粉企业的重要出口目的地。   据了解,中国的钛白粉出口量在这些地区的增长势头良好,2025年,越南、埃及等地的市场份额正在稳定增长,从而有效降低了对巴西单一市场的依赖。   而且,部分企业已经开始加大国际布局,采取产业链全球化的策略,减少关税壁垒的影响。   例如,龙佰集团已经通过收购海外工厂的方式,将生产线搬到目标市场附近,从根本上规避关税影响。这种全球化布局的策略,将进一步增强中国钛白粉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巴西的这一反倾销裁定不仅影响了中巴贸易关系,也反映出一种日益盛行的保护主义趋势。   巴西近年来通过向中国出口农产品、矿产等赚得不少外汇,但在工业产品领域却频频设置贸易壁垒,这种不对等的贸易政策可能对双边经贸关系的可持续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更为重要的是,巴西的这一保护主义措施可能导致一系列连锁反应。   巴西的下游产业将面临更高的生产成本,继而推高国内物价,影响民众生活水平。   巴西本土企业虽然暂时可能借助反倾销税减少竞争压力,但长期来看,缺乏外部竞争的企业将失去技术创新和成本优化的动力,最终可能导致产业衰退。   从全球角度来看,贸易保护主义的做法,最终会破坏全球贸易秩序,削弱全球经济的整体竞争力。   与其通过加征关税来“保护”本土产业,巴西不如通过引进先进技术、提升产业链配套来增强自身竞争力。只有通过改革和创新,才能真正提升本土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而不是靠设置贸易壁垒来“自保”。   巴西这场反倾销风波表面上看是为了保护本土产业,实际上可能是一场“饮鸩止渴”的短视之举。   对于中国企业来说,这无疑是一次严峻的考验,但也正是通过应对这些挑战,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才能在未来的全球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而对于巴西而言,若仅仅依靠保护主义来解决竞争问题,恐怕不仅会损害自身的经济发展,也会影响到全球贸易的正常秩序。

0 阅读:0
不负赋墨尘

不负赋墨尘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