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电前副总裁黄汉森在采访中表示:任何技术领域,只要每当中国团队进入时,其他企业

小茹吖 2025-10-30 18:53:51

台积电前副总裁黄汉森在采访中表示:任何技术领域,只要每当中国团队进入时,其他企业都没得玩了,要么选择退出,要么发展其他业务。 咱先从光伏行业说起,十年前完全是另一番景象。 那时候全球光伏的核心技术、生产设备还有原材料,基本被德国、美国、日本的企业攥在手里。 中国企业想做光伏,得从国外买高纯度硅料,买进口生产设备,甚至连生产流程里的关键参数都得照着人家的标准来,利润大头全被国外企业拿走,自己只能赚点组装的辛苦钱。 结果中国团队一进场就不一样了。 先是死磕硅料提纯技术,把纯度从 99.99% 硬生生提到 99.9999%,还把生产能耗降了下来,成本直接砍了一半。 接着又在组件生产上搞规模化,建超大厂房,上自动化生产线,把组件产能提上去的同时,价格又往下压了一截。 到 2023 年的时候,中国光伏组件的全球市占率直接冲到 83%,硅料更是超过 90%,全球范围内十块光伏板里,有八块多是中国产的。 不光是光伏,新能源汽车领域的 “中国进场效应” 更明显。 早十年前,全球动力电池市场基本是松下和 LG 的天下,松下靠给特斯拉供货占了近三成份额,LG 则跟大众、通用绑定,中国企业想分杯羹都难。 比亚迪偏不信这个邪,从磷酸铁锂电池入手,一点点优化电池结构,把安全性和成本控制做到了极致。 宁德时代更狠,在三元锂电池领域一路追赶,还搞出了 CTP(无模组)技术,把电池能量密度提上去,重量降下来,装车效率还高了不少。 2023 年的数据最有说服力,宁德时代的全球动力电池市占率达到 37.1%,连续六年坐稳第一。 比亚迪紧随其后,占了 16.2%,两家加起来就超过全球一半的市场。 不光是电池,整车出口更吓人,2023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 692 万辆,占全球新能源汽车出口总量的 60%。 欧洲街头现在随处可见比亚迪、蔚来的车,以前欧洲本土的大众、宝马还想着靠燃油车优势压一压,现在也不得不加急加码电动化,不然市场真要被中国车企抢光了。 就算是最难啃的半导体领域,中国团队也没让人失望。 半导体这行被美国卡了这么多年,高端光刻机、先进制程芯片都被国外企业垄断,台积电、三星、英特尔把持着 7 纳米以下的先进制程,美光、SK 海力士控制着存储芯片市场。 但中国企业没放弃,中芯国际把 28 纳米成熟制程打磨得炉火纯青,2023 年 28 纳米工艺的全球产能占比达到 15%,成为全球最大的 28 纳米产能基地之一 。 为啥中国团队一进某个领域,就能让其他企业这么紧张?不是靠运气,也不是靠低价倾销,而是真刀真枪的硬实力。 黄汉森说的 “中国团队进场,其他企业没得玩”,其实不是说中国企业搞垄断,而是中国企业能把技术从实验室真正落地到量产,还能做到规模化、低成本。 这种 “技术 + 量产” 的双重能力,让其他企业不得不重新考虑自己的定位。 毕竟在全球市场里,客户肯定选性价比高、技术可靠的产品,中国企业刚好踩中了这两点。

0 阅读:0
小茹吖

小茹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