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的理学,是唯心主义吗? 要从学术上讨论朱熹的理学是否为唯心主义,不是三言两语能阐述好的。不过,可以,对于普通人对于朱熹片面的,以讹传讹的刻板印象——腐儒、“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八股”诸多负面认知,分辨一二。 在谈论朱熹思想的价值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个遗憾。 水运仪象台:1087年开始筹建;1088年,模型成功完工;1092年建造完成;1127年靖康之变,被金人掠走;1214年,此物损毁。然后,700年后,直到1958年,才按比例复刻成功。 遗憾在哪呢? 其一,这是世界第一台机械时钟,分钟运行误差以秒计; 其二,这是一台模拟器,可以模拟星象运转(注意,球形,球形,浑天说); 其三,浑仪的跟踪设计原理,是现代天文台跟踪机械——转仪钟的远祖。 南宋的时候,虽然有完整的设计图纸,请了当初建造的助手袁惟几、主持建造的后人苏颂之子苏携、朱熹参与重新建造,但是都没有成功。 总结起来,他们虽然有图纸,但是少了一个人:韩公廉。 。。。苏颂(1020年生,福建同安人)访知韩公廉(生卒年不详)精通数学、天文学,便告之以前代天文学家张衡、梁令瓒、张思训等人的仪器法式大纲,希望他能寻根究底,依之仿制。韩公廉为此写了《九章勾股测验浑天书》1卷。。。 水运仪象台是苏颂主持修建的,但是总工程师,是韩公廉——数学家、天文学家、机械工程专家;汇聚汉、唐的天文学知识积累,结合宋朝的锻造水平,才有了1092年,世界第一台误差以秒计的机械钟表的诞生。 最大的遗憾来了——韩公廉,哪里人?生于何年?死于何年?。。。 他是数学家、天文学家。。。他之后,经历靖康之变后,很多东西就消失了。 这跟朱熹的理想是否时候唯心主义,跟朱熹的负面形象有什么关联? 朱熹也尝试了重新建造,失败了。所以,朱熹并不是只会“之乎者也”“五谷不分”的迂腐、酸臭的,只懂“八股”,恪守封建礼教的老古董。 实际提倡的人才筛选模式(贡举)是: 时务则律历地理为一科; 通礼新仪为一科; 兵法刑统敕令为一科; 通典为一科; 朱熹著有《参同契考异》,并对一些自然现象进行过实际的考察和研究,如从对高山螺蚌壳的考察去研究地球的变化等,如月用胶泥制作过立体地图。 朱熹67岁时曾回忆说:某自五、六岁,便烦恼道:天地四边之外,是什么物事? 或许,想要打倒孔家庙救出孔夫子,之前,我们可以先把朱子救一下,特别,作为福建人,挖掘一个更真实的朱熹,还可以带动下文旅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