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回应有医护称不敢走优先通道##机场称走医护优先通道属自愿选择#】 一直以来,在飞机或高铁上医护出手勇救旅客的新闻屡见不鲜,他们的见义勇为获得了社会广泛的认可和支持。
有感于医护人员的辛劳和奉献,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铁站、飞机场为医护人员设置了优先通道,获得了社会大众的点赞,在社交平台有医护人员说,看到“医护优先通道”这几个字心里就暖暖的,有感觉到确实被尊重了。
但争论一直存在。近日一张机场“医护优先通道”的图在社交平台再次引发广泛讨论。有部分网友将这个通道称之为“自投罗网通道”,直言医护人员不敢走,甚至调侃道”机场巧施连环计,医护误上断头台”。
记者在社交平台看到,有一名自称为医护人员的网友总结了担忧,被不少网友转发:“我虽然是医护人员,但是没有在卫健委报备自己可能会在高铁、飞机等公共场所执业。简单轻症用不着我,简单重症勤务人员培训过不必非是我,复杂轻症能撑到医院,复杂重症我去也没用,如果不能百分百完美抢救成功,我唯一的作用就是给患者家属作为一个攻击对象。”
10月31日,记者联系了国内多家开通了医护人员优先通道的机场,工作人员都告诉记者,如果有这方面的担忧,可以走普通旅客通道;只有在机场办票、过安检才需要核验身份,飞机上的乘务人员是不知道医护身份的,这属于旅客的隐私。
记者咨询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他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四条也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医护人员在飞机等公共场所自愿对患者实施急救,即使造成受助人损害,只要不存在故意加害行为,就无需承担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