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能打?毛主席一句话震住全场,谁给中国下马威就怼回去! 1953年2月

谈古论今朝 2025-11-01 01:13:51

为什么不能打?毛主席一句话震住全场,谁给中国下马威就怼回去! 1953年2月7日,全国政协会议上,毛泽东站起来,说了一句让全场安静的话:"他们要打多久,就打多久,一直打到完全胜利。" 这不是宣战书,这是新中国向世界宣告的底线,你打你的,我打我的,谁也别想吓唬谁。 这话可不是随便说的,当时的局势能把人逼到墙角。艾森豪威尔刚上台,就公然叫嚣要扩大战争,甚至威胁把战火烧进中国境内,停战谈判已经中断了6个月 。 会场里坐着的都是各界代表,谁不知道那时候咱们难啊?打了快三年仗,国内百废待兴,刚要搞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物资和经验都缺得厉害。可美军的轰炸机都快飞到鸭绿江了,真退一步,东北边防就成了前线,南满的电力都得被人掐住脖子 。 毛主席心里比谁都清楚利害。早在1950年,要不要出兵朝鲜,中央政治局讨论了无数次,胡乔木后来都说,那是毛主席最难下决心的事之一 。一边是刚成立的新中国,一边是武装到牙齿的"联合国军",换别人可能就犹豫了。 他却拍了板:"应当参战,必须参战"。这话背后是多大的担当啊!自己的儿子毛岸英主动请缨,他二话没说就同意了,后来牺牲在战场上,他也只是说"谁的儿子都该去保家卫国" 。 到1953年2月,志愿军已经在朝鲜硬扛了两年多。上甘岭打下来了,细菌战顶回去了,美国耗不起了才想谈判,却还想靠军事威胁占便宜 。毛主席太懂他们的套路了,所以才在政协会议上把话挑明。 这可不是逞匹夫之勇。就在同一次会议上,他还提了要学苏联先进经验搞建设,可见他早把"打"和"建"算在了一起 。打是为了保住建设的环境,建设是为了打得更有底气,这逻辑太清醒了! 当时全场安静,估计不少人听完心里一下子踏实了。之前可能还有人怕拖下去更难,可毛主席这话一出口,就等于给全国人民吃了定心丸——不是我们要打,是敌人逼我们打,打多久我们都奉陪。 后来的事也证明了,就是这股硬气,逼得美国重新回到谈判桌。三个月后停战协定签字,新中国真的靠打,打出了几十年的和平环境 。这哪是一句话啊,这是一个民族站起来的宣言!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75
谈古论今朝

谈古论今朝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