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日本突然宣布了 10月31日,日本综合商社双日公司宣布,已开始从澳大利亚进口镝和铽,这些原料会先在马来西亚加工,再运往日本,这是日本首次从中国以外的渠道获取这类关键重稀土。(环球网) 这事儿看着就是笔普通买卖,其实藏着门道。日本这么干,就是想把稀土供应链和中国撇清关系,心思太明显了。 镝和铽这俩东西特别金贵。都是重稀土里的硬通货,掺进钕磁铁里能耐高温,电动车、风力发电机的马达没它们根本转不动。 过去几十年,全球重稀土基本都是咱们中国供应。美国地质勘探局有数据,咱们的重稀土供应占比快到100%,提炼加工的产能也有92%。这不是碰巧,是全链条的真本事。 日本敢走这步,早有准备。2023年就给澳大利亚莱纳斯公司砸了2亿澳元,直接定下对方65%的镝和铽产量,够日本三分之一的需求。 这条新供应链绕得有点远。澳大利亚挖矿,运到马来西亚提炼,最后才送日本,比直接从中国买麻烦多了。麻烦不说,成本还涨了不少,这批货比中国产的贵很多。 日本根本不在乎这点成本。在他们看来,稀土够不够用直接关系到经济安全。今年4月中国收紧出口管制后,铃木、福特在日本的工厂都被迫停过产,这教训太实在了。 还有个实际例子,日本丰田的电动车生产线,之前因为稀土供应波动,曾短暂放慢过节奏。他们怕再遇到这种情况,才急着找新渠道。 这还只是日本布局的一小部分。之前刚和美国一起建镓厂,又跟法国合作搞全球最大的稀土回收厂,到处补关键矿产的缺口。 更要注意的是他们背后的小圈子。美日澳刚签了稀土供应的保障协议,再加上马来西亚的加工厂,一条能自己循环的供应链已经搭起来了。这哪儿是简单做生意,分明是抱团搞战略联盟。 咱们的优势也没那么容易丢。国际能源署说,到2040年,稀土的需求会是2020年的3.4倍,到时候缺口还得靠成熟的产能来补。 莱纳斯的新工厂2026年才投产,现在这点产量顶多算试试水。咱们从挖矿到提纯的全链条能力,不是短时间内能被赶上的。 日本这波操作,说白了就是全球资源格局有了点小变动。但想真的成型,还有好多坎要过,成本、技术都是绕不开的问题。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