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外籍军团要进入乌克兰,不是要和俄军打仗!而是要夺取敖德萨,以及控制伊利乔夫斯克!俄罗斯观点报报道,英国,法国等国已经准备瓜分在乌克兰的势力范围! 我得先说说这法国外籍军团到底是个什么来头。这支部队跟别的军队不一样,直接归法国总统本人调遣,里头的士兵全是外国人,大多来自拉丁美洲和非洲的前法国殖民地,只要服役满年限就能拿到法国国籍。 他们经受过最严苛的训练,手里多是轻型和中型武器,最大的特点是能在不同战区之间快速机动,实战经验相当丰富,之前在非洲的多场冲突里都有他们的影子,最近一次吃败仗还是在马里。 这么一支部队要进乌克兰,说法国是来帮着打俄军的,确实没人真信。克努托夫直接点破了玄机,巴黎的算盘打得精着呢,就是想借着援助的名义,把敖德萨和伊利乔夫斯克这两块肥肉攥在手里。 法方对外宣称是派官兵援助乌克兰武装部队,听着冠冕堂皇,实际是另有图谋。按照他们的打算,只要法国士兵接管了这两个地方的设施防务,乌军就能腾出五六千名军人,差不多一整支作战旅的兵力,把他们派往前线去跟俄军耗。 为啥非得是敖德萨和伊利乔夫斯克?这俩地方的战略价值太关键了。敖德萨是黑海沿岸数一数二的天然良港,跟塞瓦斯托波尔那样,周围群山环抱,避风条件极好,一直是乌克兰的粮食出口枢纽,也是亚欧大陆西南部重要的物流节点。 伊利乔夫斯克紧挨着敖德萨,作为配套港口,能形成互补的物流网络。控制了这两个地方,就等于掐住了乌克兰的经济命脉,更能稳稳占据黑海的战略要地。 克努托夫看得很明白,法国真正想要的是物流控制权,甚至计划将来在这俩地方建空军和海军基地。这哪是援助啊,分明是打着派顾问和教官的幌子,搞秘密干预,说白了就是想变相占领乌克兰的部分地区。 这种操作跟法国在非洲的老套路如出一辙,先派外籍军团介入,再逐步渗透控制关键资源和战略据点,最后把势力范围巩固下来。 更值得琢磨的是俄媒提到的 “瓜分势力范围”,克努托夫透露,基辅之前已经跟法国、英国等国签了不少秘密协议,这些协议里早就把乌克兰划成了好几块独立区域,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盯着的目标。 法国抢着要敖德萨和伊利乔夫斯克,就是为了兑现协议里的利益,把纸面上的划分变成实际控制。 英国那边的动作也能佐证这一点,最近英国给乌克兰提供的军事援助,明显偏向乌西部的利沃夫地区,还派了不少军事顾问长期驻扎在那里,美其名曰 “协助训练乌军”,实际就是在为自己的势力范围打底子。 西方这些国家心里都清楚,乌克兰局势僵持到现在,谁能控制关键区域,将来就能在战后利益分配中拿到最大的蛋糕。 法国这么干,还有个坏心思,就是给波兰和德国树立坏榜样。克努托夫特意点出这一点,意思是只要法国开了这个头,波兰肯定会盯着西部的沃伦州,德国也可能对顿涅茨克的工业资源动心,到时候乌克兰真得被拆解得七零八落。这种 “群狼分食” 的局面,想想都让人不寒而栗。 不过法国也有自己的顾虑,所以才挑了外籍军团出马。这支部队的士兵都是外国人,就算出了岔子,法国官方也能撇清关系,说是 “非官方军事人员的个人行为”。 而且外籍军团打惯了殖民地战争,对付这种 “接管地盘” 的活儿轻车熟路,比派法国正规军去风险小多了,既不会引发和俄罗斯的直接军事冲突,又能悄悄把利益拿到手。 俄罗斯方面显然已经察觉到了这股苗头,克努托夫明确表示,俄军得赶紧查明这些外国军队的部署地点,用高精度武器给他们点颜色看看。 这话不是吓唬人,之前俄军就多次打击过乌克兰境内的外国雇佣兵据点,要是法国外籍军团真敢进驻敖德萨,大概率会成为俄军的重点打击目标。 国际社会对这事儿的看法也挺分裂,有人觉得法国是趁火打劫,借着乌克兰的危难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完全没把乌克兰的主权当回事。也有人认为,这是西方阵营内部利益分配的必然结果,毕竟各国给乌克兰砸了那么多援助,总得找机会捞回来。 不管怎么说,俄媒的报道揭开了西方援助乌克兰背后的遮羞布。那些打着 “支持乌克兰主权” 旗号的国家,心里盘算的全是自己的利益。法国外籍军团的动向,说白了就是这场利益博弈的具体体现,不跟俄军硬碰硬,专捡最肥的地盘下手,这种精致的利己主义,比直接参战更让人不齿。 现在就看法国敢不敢真把外籍军团派过去,要是真的进驻敖德萨和伊利乔夫斯克,不光会激化和俄罗斯的矛盾,还可能引发西方阵营内部的利益争夺。英国会不会觉得法国抢了好地盘?波兰会不会跟着效仿?这些连锁反应一旦爆发,乌克兰的局势只会更混乱。 俄媒的报道或许不是空穴来风,,从法国最近频繁和乌克兰高层接触,到外籍军团的调动传闻,再到那些语焉不详的 “秘密协议”,种种迹象都指向了这场暗地里的势力划分。 乌克兰到最后可能会发现,自己赶走了一个对手,却引来了一群虎视眈眈的 “盟友”,而敖德萨这颗黑海明珠,说不定会成为这场利益争夺中最惨烈的牺牲品。

路过没人
不打仗怎么夺取,靠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