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最厉害的就是身体好,曹操死了,他没死,曹操的儿子死了,他没死,曹操的孙子死

在海上迎接旭日东升 2025-11-02 01:18:04

司马懿最厉害的就是身体好,曹操死了,他没死,曹操的儿子死了,他没死,曹操的孙子死了,他还是没死。 打不过诸葛亮,但把诸葛亮熬死了,最后三国归晋完成一统中国的梦想。 谁能想到,这个最终终结三国乱世的人,年轻时差点因为“活得太明白”掉了脑袋。司马懿出身河内司马氏,名门望族的底子让他从小饱读诗书,可也让他早早就看透了乱世的凶险。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时,听闻他的才名想召他入仕,司马懿却装病卧床,一躺就是七年——不是不想做官,是他看清曹操多疑的性子,不愿过早卷入权力漩涡。 这七年里,他没闲着,一边调养身体,一边观察时局。别人忙着站队拼杀,他却在自家院子里练五禽戏,研究养生之道。要知道,东汉末年瘟疫横行,人均寿命不过三十多岁,曹操麾下的郭嘉、荀彧,刘备身边的庞统、法正,哪个不是惊才绝艳,却都折在了短命上。司马懿心里清楚,乱世之中,能活下来,才有资格谈后续。 建安十三年,曹操彻底站稳脚跟,再一次征召司马懿,语气带着不容拒绝的强硬。这次他没再推辞,乖乖入朝做了曹丕的属官。可他依旧收敛锋芒,曹丕与曹植争储时,他出谋划策却从不居功;曹丕登基后,他手握权柄却依旧低调,每日按时作息,从不熬夜操劳。对比之下,曹丕为了稳固政权殚精竭虑,短短六年就把自己熬垮,40岁便病逝,而司马懿此时才47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 曹叡继位后,司马懿终于有了独当一面的机会,可他依旧没改“养生+隐忍”的套路。诸葛亮六出祁山,蜀汉大军压境,满朝文武慌作一团,只有他沉得住气。蜀军远道而来粮草不足,诸葛亮急于速战,他就偏偏闭营不战,不管蜀军怎么辱骂挑衅,他该吃饭吃饭,该睡觉睡觉。诸葛亮送女人衣服羞辱他,他笑着收下,转头依旧按兵不动,硬是把诸葛亮耗得油尽灯枯,五丈原病逝时才54岁,而司马懿已经55岁,身体依旧硬朗。 可光是活得久,真能篡夺曹魏江山吗?显然不能。曹叡36岁驾崩时,把幼子曹芳托付给司马懿和曹爽。曹爽仗着宗室身份飞扬跋扈,夺走司马懿的兵权,把他架空成太傅。换做旁人,要么鱼死网破,要么抑郁而终,司马懿却再次选择装病——这次是真病掺着假病,走路颤颤巍巍,吃饭掉满衣襟,连说话都口齿不清。曹爽派人造访试探,见他这副模样,彻底放下了戒心。 谁也没想到,这位“病入膏肓”的老人,在嘉平元年发动了高平陵之变。彼时他已经70岁,可动作迅猛果断,一夜之间控制京城,诛杀曹爽及其党羽,牢牢掌控了曹魏政权。这一年,距离他最初装病避祸,已经过去整整四十年。 曹操活了66岁,曹丕40岁,曹叡36岁,这三位曹魏的掌舵人,个个雄才大略,却都没熬过司马懿。有人说他是“捡漏王”,靠长寿捡了江山,可细想下来,长寿从来不是偶然。他懂得在该隐忍时蛰伏,在该发力时精准出手;别人把精力耗在争一时之长短,他却把健康当成最大的资本。诸葛亮确实比他聪明,可六出祁山的过度操劳掏空了身体;曹爽确实比他有权势,可嚣张跋扈让他丧失了警惕。 司马懿的胜利,从来不是单纯的“熬死对手”,而是把长寿和谋略完美结合的结果。乱世之中,才华、权力、财富都可能转瞬即逝,唯有健康的身体和清醒的头脑,才能支撑人熬过漫长的黑暗,等到黎明的到来。放到现在,这道理依旧适用——不管是职场打拼还是生活奔波,懂得爱惜自己,学会沉下心等待时机,远比急功近利更能走得长远。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39

猜你喜欢

在海上迎接旭日东升

在海上迎接旭日东升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