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媒:没有中国这种力量的国家,面对特朗普只能被羞辱,比如印度   全球供应链正在

修竹崽史册 2025-11-03 10:55:57

印媒:没有中国这种力量的国家,面对特朗普只能被羞辱,比如印度   全球供应链正在剧烈洗牌,美国主导的“去风险化”动作越来越猛,印度原本想借机上位,却发现自己卡在半道上。   制造业占比长期徘徊在15%左右,远没达到政府设定的25%目标,这不是数字问题,而是整个经济结构出了偏差。   服务业占比过高,导致大量劳动力被困在低效农业,人口红利形同虚设,核心零部件、模具、轴承这些基础环节,几乎九成依赖进口,其中对中国供应链的黏性最强,一旦外部施压,立马现出原形。   特朗普上台后,对印度商品直接甩出50%关税,纺织、珠宝、虾类这些支柱出口行业首当其冲,订单下滑、就业岗位流失已成定局。   制药业勉强拿到豁免,但半导体、电子产品照样得另缴税,印度政府紧急推出减税、简化商品服务税等补救措施,可这些治标不治本。   基础设施落后、电力供应不稳、物流成本高企,这些老大难问题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   营商环境排名虽有提升,但跨国企业撤离潮从未停歇,短短几年就有上千家外资打包走人。   印度在对美关系上总想两头讨好,结果两头落空,特朗普公开抱怨印度贸易壁垒繁重,顺差又大,还继续买俄罗斯石油,这直接成了加税导火索。   印度外长回应得有理:做生意被指责太荒唐,可现实是,议价筹码不足,说话底气就弱。   过去几年,印度退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限制中国投资,禁止中国电信设备进入本土市场,这些动作看似强硬,实际切断了自身补链强链的捷径。   电动汽车电池、太阳能板、笔记本电脑,八成以上市场份额握在中国企业手里,想短期内自给自足,谈何容易。   反观中国,面对同样关税威胁,却能从容布局,数字期货交易所提前锁定关键矿产定价权,逆向工程加速核心技术突破,一带一路沿线物流网络越织越密。   这些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靠完整工业体系和超大规模市场一步步夯实。   印度媒体自己都承认,中国在能源、科技、防务领域的要价,美国必须掂量再三,因为脱钩成本太高。   印度每次摩擦都陷入内部扯皮,财政部喊吸引中国投资,国家安全部门又画红线,政策前后不一,企业无所适从。   金砖机制本是印度拓展战略空间的平台,可狭隘安全观总在关键时刻拖后腿。   能源资源供应得靠合作保障,国际话语权得靠集体发声,可印度更在意印太地区平衡,不愿让中国声音盖过自己。   结果机制内合作浅尝辄止,外部又被美国牵着鼻子走,莫迪政府近年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生产关联激励计划覆盖十几个重点领域,可执行进度只有三成多,补贴发放更不到一成。   不是钱不够,而是执行链条太长,部门协调太散,地方治理差异太大。   印度想在全球南方刷存在感,推出印度制造、自我依赖这些口号,听着振奋,可落地时总差一口气。   稀土储量全球前列,却因开采加工能力弱,仍得从外部买精炼产品,新能源目标定得高,光伏企业却被自家关税挡在门外,本土产能跟不上,进口依赖反而加深。   这不是战略失误,而是国家能力还没跟上野心,特朗普看准这一点,才敢下重手,因为知道印度反击空间有限。   印度当下困局,本质是发展阶段与战略定位的错配,想当制造业大国,却没走完工业化必修课;想玩大国平衡,却缺硬核筹码。   特朗普的关税只是催化剂,暴露出的结构性漏洞,早晚得自己补,反过来想,这未尝不是倒逼改革的窗口期。   印度还能翻盘吗?

0 阅读:64

猜你喜欢

修竹崽史册

修竹崽史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