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国家的谈判代表都应该学习中国的李成钢!”2025年10月16日报道,在美

冷紫叶 2025-11-03 11:47:12

“每一个国家的谈判代表都应该学习中国的李成钢!”2025年10月16日报道,在美财长怒批李成钢后,美高官:李成钢是谈判高手,充满智慧!   这话可不是空穴来风,没人比贝森特更清楚其中滋味,毕竟吉隆坡谈判桌上那五个半小时,他算是把“强硬外壳被戳破”的感觉尝透了。 李成钢的谈判功底不是凭空来的,他早年在北京大学攻读法学,后来又拿下德国汉堡大学法律经济学硕士学位,专业底子相当扎实。 从外经贸部的反倾销调查处长一路做到正部长级的国际贸易谈判代表,他干过进出口公平贸易、条约法律等多个核心岗位,还当过常驻世界贸易组织的特命全权大使。2025年4月刚履新商务部党组副书记,手里攥着的全是实打实的谈判经验,对付美方的套路早就门儿清。 吉隆坡那回谈判,其实早有苗头,会前一个月,中美经贸关系就有点绷不住了,美方先是抛出“50%穿透性规则”,只要产品里过半零部件或技术来自中国,就给扣上出口管制的帽子;接着威胁要对华加征100%关税,还拿造船业开刀搞301调查,甚至想涨中国船只的港口服务费。贝森特更是在公开场合叫板,说李成钢是“战狼”,摆明了想逼中方换个软柿子来谈。 可中方偏不,李成钢带着代表团准时出现在马来西亚默迪卡118大楼的谈判室,气场一点没输。这场交锋一持续就是五个半小时,议题从出口管制到关税暂停期,再到芬太尼合作,全是中美经贸里最棘手的硬骨头。 美方一开始态度硬得很,仗着自己先放了一堆“狠话”,以为能逼中方让步,没想到李成钢根本不吃这一套,他全程逻辑清晰,每句话都踩在点上,既有法理依据,又摆得出事实。 美方说中方反制影响全球供应链,他直接拿出数据,指出是美方先搞单边主义限制措施,中方收特别港务费只是被动防御,而且正是美方的做法才推高了通胀、搞乱了航运市场。这些话不是空口白牙,商务部后来的发布会也证实了每一个细节都是事实。 谈判结束的画面特别有戏剧性,李成钢迈着大步走出会场,脸上带着微笑,丝毫看不出疲惫,记者抓拍到的照片里,他身姿挺拔,眼神里全是自信。反观贝森特,手里紧紧攥着水杯,眉头皱得能夹死蚊子,神情局促得不行。 李成钢当时说的两句话后来传遍了全网,一句是“美方表达立场是强硬的,中方维护利益是坚定的”,另一句是“经过紧张讨论,双方形成了初步共识”。这话里藏着大学问,既点出了中方的底线,又没把话说死,给后续谈判留足了空间。 结果也确实超出预期,美方之前喊着要加的100%关税不提了,还松口说可以考虑90天的关税暂停期。出口管制那块儿,双方也达成了优化范围的初步一致。贝森特自己会后都得承认,这次会谈为后续谈判“制定了非常成功的框架”,另一位美方官员格里尔也说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这哪儿是骂的“战狼”,分明是被对方的专业和智慧折服了。 更有意思的是贝森特那番“不请自来”的指责,后来商务部发言人直接戳破了真相,说李成钢8月底赴美是早就定好的,为的是落实两国元首共识,而且还是美方先放出的消息。等中方依法反制了,美方疼了,就开始颠倒黑白,说人家“言辞煽动”。这种前后矛盾的说法,反倒让大家看清了李成钢谈判时的“有理有据”不是虚的。 能让对手一边骂一边认账,这才是真的谈判高手,李成钢的厉害之处,不在于嗓门大,而在于他的底气足。这种底气来自专业素养,他能把法律条文和经贸数据烂熟于心,随时拿出来反驳对方;来自对国家利益的坚守,不管美方怎么施压,核心利益一点不松口;更来自中方的实力支撑,毕竟背后是强大的产业基础和市场体量,说话自然硬气。 所以美高官说“每个国家的谈判代表都该学李成钢”,这话真没夸张。谈判不是耍嘴皮子,也不是一味强硬,得像他这样,既有硬骨头,又有软智慧,知道什么时候该据理力争,什么时候能灵活变通。 贝森特在吉隆坡那五个半小时里尝到的滋味,其实就是“专业”给的教训,碰上这样的对手,耍横没用,只能坐下来好好谈。 现在再看李成钢的履历,从反倾销调查一线到国际谈判桌顶端,每一步都在积累这种“能软能硬”的本事。他当过的常驻WTO大使经历更是关键,天天跟各国代表打交道,早就摸清了国际谈判的门道。这种千锤百炼出来的能力,可不是随便哪个外交官都能有的。 美方后来的态度转变也很说明问题,骂归骂,下次谈判该找他还得找,毕竟比起那些只会放狠话的谈判对手,李成钢这样讲原则、有智慧的对手,反而更能推动问题解决。这大概就是“谈判高手”最核心的价值,既能守住自己的阵地,又能让对手不得不认可你的实力。

0 阅读:99

猜你喜欢

冷紫叶

冷紫叶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