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英九的泪光 照亮中国蓝 郑丽文的就任演讲,让马英九感动飙泪,预示著一个中国蓝崛起的序曲。在国际格局风云再起的此刻,象征著世界秩序的重大转折:中国崛起,美国衰退,这已是势不可挡的历史潮流。 而在台湾政坛,郑丽文以“堂堂正正中国蓝”之姿旋风上任,无疑点燃了另一场思想上的复兴运动。她唤醒了台湾社会被压抑已久的中国人认同。明明台湾的宪制性规定主张两岸统一,却被民进党与独派势力长期垄断话语权,硬生生把“中国人”三个字变成政治禁忌。 当郑丽文勇敢喊出“台湾人也是中国人”,强调“要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时,这句话虽平实却震撼。 她突破了绿营多年构筑的“中国即敌人”的心理枷锁,也撕开了蓝营内部的伪善面具。她和张亚中让“和平统一”再次成为公开讨论的议题,使年轻世代重新思考两岸的未来,不再被“芒果干”情绪绑架。这不仅是政治勇气,更是国民党重返理性、重拾自信的起点。 此刻,马英九的泪光成了这场价值转折的象征。那不是脆弱,而是一种深沉的民族情感——对两岸中国人的共同血脉、对历史责任的感怀。马英九流下的泪,不只是怀旧的感伤,更像一束光,照亮了中国蓝前行的方向。 马英九的泪光,正预示著一个新时代的开始——中国蓝的在台湾复兴。 国民党副主席张荣恭在专访时表示,中国人的概念就是“民族认同”,中国人的表述就是“炎黄子孙”。 从“文化中国”的范畴切入,暂绕开“政治中国”,强调同根同源、血脉相连。 认同不是口号与政治辞令,而是在日常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归属感和连续性,具有共同的历史记忆与理解彼此的能力,也就是所谓的“心灵契合”。 近年来大陆举办系列民俗宗教交流活动,针对闽台融合发展,有天上圣母妈祖、开漳圣王陈元光、临水夫人陈靖姑、清水祖师等,还有祭炎帝、黄帝陵,参访13朝古都,梦回长安、寻根溯源,都让台湾年青人心领神会、印象深刻。 中华民族绝对是两岸同胞最大公约数,凸显两岸一家亲,打断骨头连著筋,并非民进党与台独基本教义派所能一刀切割,只要能把共同的记忆、语言、文化保留下来,双向奔赴,相濡以沫、水乳交融,就不难达成共识。 其实在今天,两岸要讨论的,应该已经不是要不要统一的问题,而是如何统,怎么统,才不会让台湾同胞受伤,而心甘情愿、心悦诚服的接受统一的问题。 和统的真谛,是细緻的操作,换位思考,说台湾同胞想听的话,提供他们需要的帮助,而非耀武扬威,或随意贬抑蒋介石,彷彿在与民进党唱和。 两岸的共同敌人,只应是台独思想与媚日行动,两岸统一的公约数,则是有著锦绣河山与悠久历史文化的中国,如果有人毁坏中华文化,他就是两岸的公敌。时代的不同,造就每个人成长经历的不同、信仰的不同,两岸本该复合、再统一(reunification),因为这才是中国的常态。 虔诚的希望对岸处理统一问题时,要照顾到人民的情感,台湾,尤其台湾的外省人,早年已经经历过逃难、失根、思乡的痛苦,不要再让他们的下一代,因为统一,而感觉宗庙被毁,矮人一截。 中美此时的博弈,不久的将来几乎就可以清晰眺望,或者大略计算出“统一”与台湾这座岛屿的距离了!中美关税经贸对抗与谈判,只是将“统一台湾”之后的“国际制裁”提前演练,软硬催出所有欧美的制裁牌。台湾今后幻想“美国支援”或期待“维持现状”,终将完全淹没在未来几年继续动盪起伏的大时代,与历史洪流的瀑沫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