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确定了,这个问题中美没得谈,美国一步都不会让 11月3日特朗普在接受哥伦

未央秘史 2025-11-04 11:08:39

特朗普确定了,这个问题中美没得谈,美国一步都不会让 11月3日特朗普在接受哥伦比亚电视台采访的时候,明确表示对于英伟达最先进的人工智能(AI)晶片。除了美国,我们不会让任何国家取得Blackwell这种晶片。 如果将这种芯片提供给中国的话,那么会让他们赢得AI竞赛,不提供的话他们未必会赢,但肯定会拥有和我们同等的优势。 作为英伟达2024年3月推出的新一代AI芯片,Blackwell确实有着亮眼的参数,2080亿个晶体管构成的架构,能让大语言模型推理性能提升30倍,成本和能耗却降低25倍,这样的性能提升让它成为AI领域的香饽饽,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就有超万个芯片交付,2025年10月美国本土也实现了量产,可美国偏偏要把这种先进技术当成遏制中国的工具。 但美国似乎忘了,芯片产业从来不是孤立存在的,它的生产制造离不开全球供应链的支撑,而中国恰好握有供应链上最关键的一环——稀土。 全球稀土储量中中国占比38%,产量更是占到近七成,更重要的是全球90%以上的稀土冶炼分离技术都掌握在中国手里,别人挖出来的稀土往往得送到中国加工才能满足工业需求。 芯片生产的每个关键环节,从化学机械抛光到光刻,再到离子注入和封装,都离不开稀土,尤其是先进制程芯片,比如5纳米工艺需要纯度99.999%的稀土永磁体,这种超高纯度的产品目前只有中国能稳定量产。 台积电作为Blackwell芯片的制造合作伙伴,2024年从大陆进口的稀土就超过6000吨,占其总进口量的96%,而英伟达H100芯片核心电容器需要的超纯镝,全球更是只有中国无锡一家工厂能生产,没有这些中国稀土,美国的先进芯片产能恐怕得打个大折扣,有美国半导体巨头就曾公开表示,若中国稀土供应受限,公司芯片产能可能下降30%。 美国这几年一直在对华芯片制裁上频频出手,从2020年断供华为,到2022年、2023年多次出台出口管制措施,2024年还试图扩大制裁名单,可结果呢?中国半导体产业不仅没被打垮,反而在压力下快速成长,2024年前11个月中国集成电路出口首次突破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3%,半导体自给率近十年上升了近10个百分点。 反观美国企业,英特尔2024年第三季度亏损166亿美元,创下56年来最大季度亏损,CEO被迫辞职,原因之一就是失去了中国这个重要市场;泛林集团、科磊公司和应用材料公司这三家美国芯片设备企业,因为对华出口受限,2024年下半年股价暴跌25%到35%,要知道中国可是它们的最大市场,占比超过40%。 这些企业其实早就看清了局势,英伟达一直表态要保持在中国的业务,英特尔也想把所有产品出口到中国,可美国政府却非要逆市场规律而行,搞技术脱钩。 中国2024年10月1日起施行的《稀土管理条例》,已经明确对稀土开采、冶炼分离、进出口等活动实行严格管理,10月9日的新规更是把全产业链都纳入管控,还设置了“0.1%规则”,只要产品里中国稀土成分超了0.1%,出口就得申请许可。 台积电生产的5纳米芯片镧元素含量大概在0.5%,刚好踩在红线上,这意味着不管工厂建在哪个国家,只要用了中国稀土,出口都得经过中国这一关。 美国自己的稀土产业根本撑不起芯片制造的需求,本土最大的芒廷帕斯矿开采的产品纯度只有92%,远达不到芯片制造需要的99.9%,重稀土提纯技术比中国落后近30年,深海采矿和稀土回收技术又不成熟,环保争议也没解决,每年80%的稀土要靠进口,其中75%都来自中国。 特朗普政府以为卡住Blackwell芯片就能遏制中国AI发展,却没意识到中国早就有了应对之策,在稀土这张牌面前,美国的芯片封锁显得有些底气不足。 2025年10月中国升级对荷兰稀土出口管控,就已经让依赖中国稀土的阿斯麦焦头烂额,而美国在这场博弈中甚至不敢轻易表态,因为它自己也离不开中国稀土,一旦中国收紧供应,美国不仅芯片产业受影响,78%的国防承包商都可能在90天内停产。 美国所谓的技术优势,其实是建立在全球供应链的协作之上,现在非要人为割裂供应链,用政治手段干预市场,最终只会反噬自身。 中国从来不想搞技术封锁,稀土管控也不是为了卡别人脖子,而是在维护自身产业优势和国家利益,就像美国不愿意提供Blackwell级芯片一样,中国自然也有权利决定稀土该卖给谁,这场博弈的核心从来不是谁能彻底卡死谁,而是谁更尊重市场规律,谁更能守住产业链的关键环节。 美国如果继续抱着零和博弈的心态,恐怕最后只会发现,自己封锁的是别人的路,也堵死了自己的发展空间。

0 阅读:89
未央秘史

未央秘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